377 | 1 | 18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党的二十大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再谋划再部署,具显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西藏提出的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对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西藏时讲话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具体部署,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和实践的继承,也是对党的二十大新使命的具体体现。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构建指标体系对“先行区”进行评价。根据发展效率、发展方式、发展目的、发展主体、发展动力、发展环境等外延内容的理论分析,构建了6个一级指标,27个二级指标和105个三级指标,以期实现对西藏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的客观评价。
Abstract: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modified the pattern of Chines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a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demonstrated the essential demands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The proposal of constructing plateau economic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ilot area in Tibet is a specific action of practicing Party's policies of governing Tibet in the new era and concrete implement of the main idea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speech during his inspection tour in Tibet. It is also an inheritance of the Party' s innovative theory and practice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and a reflection of the new missions put forward at the 20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It is a systemic project to set up plateau economic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ilot area in Tibet,which needs to be evaluated by an index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efficiency, approach, purpose, subject, motivation and environment and other denotative aspects,the authors established six first grade indexes,twenty-seven secondary indexes and one hundred and five third grade indexes in order to carry out an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plateau economic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pilot area in Tibet.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2)范正根、周洪兵、刘章生:《国内经济增长质量研究热点及演化路径可视化分析》,《金融教育研究》2020年第3期,第47页。
(3)何花、鲁万波:《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的几点构想》,《西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第128—134页。
(4)王娜、程细玉:《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西藏发展论坛》2022年第4期,第50—57页。
(5)李国斌:《基于动力变革的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研究》,《西藏发展论坛》2022年第4期,第58—63页。
(6)曾健:《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初探》,《西藏发展论坛》2022年第2期,第33—42页。
(7)何纲:《增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行动自觉》,《西藏日报》2022年3月14日,第6版。
(8)索林:《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奋力创建“三区一高地”》,http://www.xzxw.com/jysp/202207/t20220719_4313098.html,访问日期:2022年10月20日。
(9)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中国软科学》2017年第1期,第41—49页。
(10)安虎森:《区域经济学通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400页。
(11)纪璇、林晶:《绿色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时代阐释》,《人民论坛》2019年第2期,第102页。
(12)所有发展都要赋予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都要赋予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都要赋予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都要有利于提升各族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3)刘继同:《中国“社会福利共识”的社会建构与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目标》,《学术月刊》2022年第6期,第83页。
(14)卫小将:《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动因与机理》,《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2年第5期,第59—71页。
(15)刘继同:《中国“社会福利共识”的社会建构与现代社会主义福利国家制度目标》,第75页。
(16)马克思:《哥达纲领批判》,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第10页。
(17)卫小将:《中国社会福利发展的动因与机理》,第59—71页。
(18)《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http://www.gmw.cn/01gmrb/2001-06/30/01-EAF4131509C70EF748256A7B0000C33F.htm,访问日期:2022年10月15日。
(19)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经济学院,2009年,第29页。
(20)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62—363页。
(21)毛阳海、王芳艳:《新时代促进西藏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几个总体性问题》,《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第57—65页。
(22)王海燕、郑秀梅:《创新驱动发展的理论基础、内涵与评价》,第41—49页。
(2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874页。
(24)赵一博:《习近平创新理念对马克思创新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20年,第18页。
(25)陈朴、张丽丽:《西藏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研究——基于2012—2018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对比分析》,《中国西部》2020年第2期,第36页。
(26)陈朴、张丽丽:《西藏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研究——基于2012—2018年〈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报告〉的对比分析》,第37页。
(27)曹倩:《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实证研究》,《山东社会科学》2020年第9期,第106页。
(28)朱满德、徐小明、程国强:《营商环境改善与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省级层面的证据和南北差异的检验》,网络首发,出自《软科学》,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51.1268.G3.20220713.1940.028.html,访问日期:2022年8月19日。
(29)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统计研究》2019年第1期,第11页。
(30)因篇幅所限,对部分指标名称进行了简称(下同),此段的固投是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社消是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上工业是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业园区是指省(自治区)级以上产业园区。
(31)此段中,生态示范县是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县建设。“两山”理论是指“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空气优良天数是指全年地市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32)孙发平、王礼宁:《生态经济:青海省迈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青海金融》2021年第9期,第15页。
(33)共同富裕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它具有全时空性、全方位性、全民性和全过程性,从效率到公平,从定性到定量,从时间到空间均有其不同的衡量。
(34)由于企业改革是一种进行时态且属于定性范畴,所衡量的指标相对较少。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127
引用信息:
[1]陈朴,杨亚波.西藏创建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西藏研究,2023,No.198(01):1-12+155.
基金信息:
2022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强边视域下西藏边境县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优势及转化研究”(项目编号:22BMZ035); 西藏自治区社会科学院重点课题“以双循环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3BZHJJ09)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