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 | 0 | 17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乾隆平定大小金川耗时5年,虽劳民伤财,但最终荡平金川,实行改土归流,保持了金川地区的稳定和统一,促进了民族交流和生产力的发展,加速了金川地区在清朝中央政府直接统治下的封建化进程。而战争得胜归来论功行赏时,部分战功卓越之功臣入绘紫光阁,殊荣备至。通过清宫档案发现,在君臣互动的背景下,紫光阁功臣之拟选过程复杂,且经反复斟酌删改,最终拟定出"众望所归"之人,彰显出清代君臣上下对政务的处理,庭无留事、相得益彰。
Abstract:It took Emperor Qianlong five years to pacify the war of Jinchuan. This costliest provisions of the war left Jinchuan stability and bureaucratization,which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communication and productivity,accelerated the feudalization process of Jinchuan region under the direct rule of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the Qing dynasty. When the war was won and a reward was given,part of the outstanding meritorious Officials' portraits were put into Ziguangge,meaning of great honor.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archival materials in First Historical Archives of China,finding that,the proposed selection process of Ziguangge meritorious officials was complex,and after repeated consideration of the deletion and modification,the final draft of the "popular expectations" in the background of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Emperor and his subjects. It shows that the Emperor and his subjects of the Qing dynasty dealt with the government affairs,have everything done and complementing each other.
[1](清)刘若愚,高士奇.明宫史金鳖退食笔记[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126.
[2](清)庆桂.国朝宫史续编(卷九六)[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94:943.
[3](清)董诰.皇清文颖续编(卷十八)[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
[4](清)于敏中,等.钦定日下旧闻考·国朝宫室·西苑四[M].北京:北京古籍出版社,1985.
[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清代中南海档案(第27册)·修建管理:卷1[M].北京:西苑出版社,2004:256.
[6]彭陟焱.试论乾隆平定金川之影响[J].西藏研究,2003(1).
[7]雀丹.评乾隆两度平定金川的实质[J].西藏研究,1989(2).
(1)功臣像绘制,始于西汉时期,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汉宣帝于麒麟阁图绘二十一功臣,遂形成制度,为后代所继承。东汉时图功臣于云台,唐代图功臣于凌烟阁,宋代图功臣于显谟阁、景灵宫、昭勋崇德阁,辽代图功臣于宜福殿,金代图功臣于衍庆宫,明代图功臣于鸡鸣山功臣庙,到清代,于紫光阁挂置功臣像。
(2)其中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聂崇正先生对紫光阁功臣像关注较多,其著作主要有:《谈〈清代紫光阁功臣像〉》(《文物》1990年第1 期)、《话说〈紫光阁功臣像〉》(《文物天地》1994年第1期)、《清〈平定两金川功臣像〉钩沉》(《收藏家》1995年第4期)、《纽约观“紫光阁功臣像”记》(《收藏家》2002年第2期)、《紫光阁功臣中的〈阿桂像〉轴》(《中国历史文物》2008年第6期)、《新见之〈紫光阁功臣·伊萨穆像〉轴》(苏富比拍卖图录(香港)2007年9月)、《〈原参赞大臣西安提督哈国兴像〉轴》(《收藏家》2013年第5期)、《紫光阁功臣像出现仿品》(《艺术》2009年第11期)、《从稿本到正图的“紫光阁功臣像”》(《紫禁城》2015年10月)、《说紫光阁平定台湾功臣〈鄂辉像〉》(保利拍卖图录(北京)2015年11月),以上文章对新见之功臣画像个案研究较多,对本文研究帮助较大。其他文章如:曾嘉宝先生的《〈平定金川前五十功臣像〉卷残本》(《文物》1990年第10 期)、《纪丰功述伟绩——清高宗十全武功的图像记录功臣像与战图》(《故宫文物月刊》1990年第8卷第9期);李国荣先生的《乾隆皇帝于紫光阁》(《紫禁城》2005年第6期);张小锐《紫光阁改建与陈设收藏》(见于郑欣淼主编:《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北京:紫禁城出版社2007年版)等文章均从不同角度对紫光阁功臣像进行研究。
(1)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内务府全宗》,总管内务府《呈修理紫光阁需用工料银两清单》,乾隆四十年二月十二日。
(2)参见聂崇正:《清〈平定两金川功臣像〉钩沉》,载《收藏家》1995年第4期。
(3)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定西将军阿桂《奏为平定两金川大功告蒇照例拟出立有功绩文武各员于紫光阁图画功臣像事》,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二十四。
(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奏为办理前后五十名功臣事宜事》,乾隆四十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2)参见(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八),北京:中国书店1986年影印本第2册;或见(清)常明,杨芳灿纂修:《四川通志》(卷首一三至一四),扬州:扬州古籍书店1986年版。
(1)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上谕档》,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初七日,第1条,盒号658,册号1。
(2)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上谕档》,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十二日,第3条,盒号658,册号1。
(3)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300,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己末条。
(4)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宫中朱批奏折》,定西将军阿桂《奏为平定两金川大功告蒇照例拟出立有功绩文武各员于紫光阁图画功臣像事》,乾隆四十一年三月二十四。
(5)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上谕档》,乾隆四十一年六月十三日,第2条,盒号658,册号1。
(1)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上谕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六月初七日,第1条,盒号658,册号1。
(2)参见(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33,第47册,第5页。
(3)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300,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己卯条。
(4)其中,舒赫德位列第四、于敏中第五、福隆安第六。
(5)参见(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八),第2册,第5—13页;或见(清)常明、杨芳灿纂修:《四川通志》卷首14,第14 —24页。
(1)参见(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首·天章八,第2册,第14—23页;或见(清)常明,杨芳灿纂修:《四川通志》卷首14,第24 —32页。
(2)参见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军机处上谕档》,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六月初三日,第5条,盒号658,册号1。
(3)参见(清)常明,杨芳灿纂修:《四川通志》卷首14,扬州:扬州古籍书店1986年版,第24—32页。
(4)参见(清)阿桂:《平定两金川方略》卷128,第46册,第171 页。
(5)参见(清)昆冈等奉敕纂:《钦定大清会典则例》卷一一三《兵部·军功议叙·八旗军功》,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第1742页。
(1)第二次金川战争陆续拨军费数,乾隆四十四年四月初一,据富勒浑、文绶折称:此次军需先后拨过部库并协拨邻省及本省备贮等项共银六千二百七十万两。(台湾国立故宫博物院编:《宫中档乾隆朝奏折》第四十七辑,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出版,第331—332页);《清高宗实录》记为六千一百万两,(参见《清高宗实录》卷1015,乾隆四十一年八月己未条。)赵翼《簷曝杂记》记:军需银六千三百七十万两(参见赵翼:《簷曝杂记》卷二,北京:中华书局1982年版,第35页)。在此我们认为富勒浑、文绶所报数当为准确数字。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249.3;D691
引用信息:
[1]姚文君.君臣互动背景下的两金川紫光阁功臣之拟选[J].西藏研究,2020,No.180(02):26-32.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