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 | 3 | 11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城市发展历经四个重要时段,既呈现出新中国城市发展的一般共性,又独具个性,同时又因政策上的比较优势开启了城镇化进程,取得了全方位进步和历史性成就。论析其原因:中央支持是西藏城市发展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西藏的确立为西藏城市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人民解放军驻藏部队及全国大力援建为西藏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交通条件的改善为西藏城市创造了重要发展条件。
Abstract:Over the past 70 years sinc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urban development in Tibet has undergone four important periods,presenting both general commonalities and unique characteristics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new China,and at the same time opening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with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n policies,achieving all-round progress and historical achievements. The reasons for this are: the policy factor l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force of the state is the main driving force of urban development in Tibet;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socialist system and the regional national autonomy system in Tibet has laid the institutional foundation for urban development in Tibet; the vigorous assistance of the PLA troops in Tibet and the national sister provinces and regions has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citi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ransportation conditions has created important development conditions.
[1]中央外宣办,国务院新闻办.中国政府西藏白皮书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苏发祥,莫福山.西藏民主改革50年变迁[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25.
[3]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西藏的变迁[M].高全孝,等,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20.
[4]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西藏革命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85.
[5]白玛朗杰,孙勇.西藏百年史研究:下[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五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7]王小彬.西藏城镇建设的几个问题[J].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8]中共西藏自治区党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西藏历史大事记:第1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5:261.
[9]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202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13.
[10]人民网.西藏和平解放与繁荣发展[EB/OL].(2021-05-21)[2021-07-19]. http://politics. people. com.cn/n1/2021/0521/c1001-32109853. html.
[11]查尔斯·贝尔.西藏志[M].董之学,傅勤家,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2.
[12]何一民.从政治中心优先发展到经济中心优先发展———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中国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
[13]何一民.世界屋脊上的城市:西藏城市发展与社会变迁研究(17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中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538.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沿革:第3卷[M].北京:测绘出版社,1988:221.
[15]John K. Fairbank and Denis C. Twitchett. 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5[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p. 684.约翰·K·费尔班克,丹尼斯·C·崔瑞德.剑桥中国史:第15卷[M].剑桥大学出版社,2008:684.
[16]赵永革,王亚男.百年城市变迁[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
[17]马戎.西藏的人口与社会[M].北京:同心出版社,1996:115.
[18]段玉珊,王娜.西藏人口城镇化进程及发展趋势预测[J].西藏研究,2015(4).
[19]西藏自治区党史办公室.周恩来与西藏[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545.
[20]何一民.论近代中国大城市发展动力机制的转变与优先发展的条件[J].中华文化论坛,1998(4).
[21]王文长,拉灿.西藏经济[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2:52.
[22]柳建文,杨龙.从无偿援助到平等互惠———西藏与内地的地方合作与长治久安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42.
[23]尹扶一,杨耀卿.西藏纪要[M].蒙藏委员会编译室,1930:76.
[24]西藏自治区志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西藏自治区志·公路交通志[Z].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7:2.
[25]刘原.西藏革命回忆录[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33.
[26]习近平.在庆祝西藏和平解放六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1-07-20.
(1)“四反双减”指反叛乱、反封建制度、反封建剥削、反封建特权和减租减息。
(1)现为日喀则市。
(2)现为山南市。
(3)现为昌都市。
(4)现为那曲市。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3;F127
引用信息:
[1]李馨妤.和平解放70年来西藏城市的发展[J].西藏研究,2021,No.190(05):17-23.
基金信息:
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中央援藏政策视阈下的西藏城市发展研究(1949—2015)”(项目编号:20YJC770017);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世纪中叶以来西藏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变迁研究”(项目编号:16ZDA135)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