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4 | 0 | 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帝国主义是19世纪以来世界政局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沉重主题,也是造成近代中国百年屈辱的沉痛话题。关于和平解放前后西藏的帝国主义问题,学术界相关研究主要围绕这一历史时期英美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共产党和平解放西藏的干涉以及外国在藏特权的取消。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及其"帝国主义"表述出发,探寻帝国主义在中国西藏地区存在及其被驱逐的历史事实,讨论帝国主义对当代中国西藏事务的持续性影响,廓清西藏和平解放时期帝国主义问题的历史脉络,对我们清醒地认识西藏和平解放前后的帝国主义问题有着积极的意义。
Abstract:Imperialism has been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world political situation since the 19 th century, and it is also a painful topic that has caused a century of humiliation in modern China.The issue of the influence of imperialist forces in Tibet before and after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has been much discussed by the academic circles at present, related studies mainly focus on the British and American imperialist countries' interference in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and the abolition of foreign privileges in Tibet during this historical period.However, the systematic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is still insufficien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historical facts of the presence of imperialist forces in Tibetan regions of China and their expuls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 led by the CPC and its “imperialist” discourse, while focusing on the continuous influence of imperialism on Tibetan affairs in contemporary China.Based on this, we hope to clarify the historical context of imperialism during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and to form a strong response to the erroneous arguments at home and abroad that imperialism did not exist in Tibet during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1]西藏自治区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西藏军区党史资料征集领导小组.和平解放西藏[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241.
[2]共产国际第二次代表大会文件《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补充提纲》(1920)[M]//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所.共产国际、联共(布)与中国革命文献资料选辑(1917—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145-146.
[3]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69.
[4]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李大钊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78.
[5]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2.
[6]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年谱:第1卷[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
[8]Sir Charles Bell.Tibet Past and Present[M].Clarendon Press,1924:69.查尔斯·贝尔.西藏的过去与现在[M].牛津:牛津大学出版社,1924:69.
[9]Alastair Lamb.The Mcmahon Line A Study in the Relations between India China and Tibet,1904 to 1914,Volume I:Morley,Minto and Non-Interference in Tibet[M].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1966:12.阿拉斯泰尔·兰姆.1904—1914年间中印涉藏关系史中的麦克马洪线问题研究:第1卷:莫利、敏托和不干涉西藏政策[M].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66:12.
[10]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7辑[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146.
[11]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西藏文史资料选辑:第1辑[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1.
[12]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M].杜永彬,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558.
[13]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M].伍昆明,王宝玉,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134.
[14]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16]内维尔·马克斯韦尔.印度对华战争[M].陆仁,译.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81:72.
[17]Melvyn C.Goldstein.A history of modern Tibet,volume 3:The Storm Clouds Descend:1955—1957[M].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2014:160.梅·戈尔斯坦.西藏现代史:第3卷:山雨欲来(1955—1957年)[M].加利福尼亚: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2014:160.
[1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7:146.
[19]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086.
[20]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干涉侵略西藏地方斗争史[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269-270.
[21]西藏自治区党史办公室.周恩来与西藏[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24.
[22]中共中央就同意印度在拉萨设领事馆事与西藏地方政府的来往电(1952年2月26日至9月14日)[A].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档案号:105-00025-05.
[23]卡·古普塔.中印边界秘史[M].王宏纬,王至亭,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27.
[24]周卫平.百年中印关系[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6:182.
[25]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
[26]《章汉夫传》编写组.章汉夫传[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3:198.
[2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
(1)以1902年英国经济学家霍布森的《帝国主义研究》一书为标志,古典帝国主义理论开始形成。其后,希法亭、卢森堡、考茨基、布哈林等人围绕帝国主义理论进行了深度阐述。然而,早期的古典帝国主义理论家霍布森的“帝国主义政策的根源在于生产过剩以及与之相伴的资本过剩”、考茨基的“超帝国主义”等理论观点存在明显缺陷或不足。
(2)隆吐山为中国领土,后为英印政府所占据。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签订后,英国获得派员入藏的权利,名为探路,实为侵略,这一举动遭到中国西藏地方的强烈反对。在此情况下,中国西藏地方在隆吐山设卡作为拦截。
(3)原文:The Convention was not final.for the assent of China,whose suzerainty over Tibet we had recognized,was not gained.The necessary negotiations with that Power had to be undertaken after the return of the Expedition to British territory.
(4)原文:When he mentioned Lhasa Treaty he wrote:its validity was certainly open to question.
(5)“宗主权”指封建社会中君主对其诸侯行使的支配权力,后扩大到国与国之间,指使他国从属于自己,从而干涉其内政外交的权力。与“主权”不同,“宗主权”关系中的被干涉方在一定程度上享有一定的独立地位。在近代英国帝国主义势力侵略干涉中国西藏的过程中,通过玩弄“主权”“宗主权”的文字游戏,企图否定中国政府在西藏的主权地位。
(6)西藏地方政府于1942年非法成立的“外交”机构,西藏和平解放后并入中央人民政府驻西藏代表外事帮办办公室。
(7)参见劳威尔·托马斯:《从西藏回来》,载《纽约时报》1949年10月17日,转引自谭·戈伦夫:《现代西藏的诞生》,伍昆明,王宝玉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34页。
(8)时为西藏地方政府两“司曹”之一,在十四世达赖避居亚东期间被任命为“司曹”。“司曹”,又称代理司伦,为旧西藏地方政府官职,地位在噶伦之上。1907年十三世达赖喇嘛留居内地期间首设伦钦(司伦)一职,由夏扎、雪康、强钦(强基、羌勤、锵清)同时担任。夏扎、强钦于1919年前后相继去世后,伦钦一职仅剩雪康一人。后又以十三世达赖喇嘛侄子朗顿为司伦,1939年朗顿被动离职后,司伦一职暂停设置。1950年底十四世达赖出走亚东时任命鲁康娃和洛桑扎西两人为司曹(代理司伦),1952年二人被撤职后,司曹一职废止。
(9)同鲁康娃。
(10)指索康·旺钦格勒,为西藏地方索康家族重要成员,时任西藏地方政府噶伦。
(11)参见《噶厦原外交局档案》,转引自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干涉侵略西藏地方斗争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6页。
(12)③ 参见《噶厦原外交局档案》,转引自杨公素:《中国反对外国干涉侵略西藏地方斗争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27页。
(13)参见《尼赫鲁与英美帝国主义》,载《世界知识》,1949年9月16日,转引自王宏纬:《喜马拉雅山情结:中印关系研究》,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72页。
(14)参见国际法学家委员会:《西藏问题与法律准则》,瑞士:日内瓦1959年版,第133—135页,转引自梅·戈尔斯坦:《喇嘛王国的覆灭》,杜永彬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5年版,第671—672页。
(15)摘自2017年12月10日,在北京阴法唐同志寓所的采访记录。
(16)指夏格巴·旺秋德丹,时为西藏地方政府四品孜本。曾任西藏“商务代表团”团长,新中国成立前夕被派为同中央接谈代表,滞留印度,从事分裂活动。
(17)指当才·土登诺,塔尔寺活佛。和平解放前受中央委托入藏劝和,入藏后暴露反动立场,后长期滞留国外从事分裂活动。
(18)解放后长期滞留国外从事分裂活动。
(19)西藏和平解放时期“伪人民会议”组织者。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3
引用信息:
[1]王小彬,柳欢.论和平解放前后帝国主义势力在西藏的影响问题[J].西藏研究,2021,No.188(03):18-32.
基金信息:
2019年度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习近平关于治边稳藏的重要论述研究”(项目编号:19ZKS04)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