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 | 12 | 1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正> 乌思藏十三万户是蒙古统治者在征服并渐次牢固地统治乌思藏地区的过程中,因地制宜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地方行政单位。它是元代管理乌思藏地区的整个行政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环节。它的建立为元一代有效地统治乌思藏地区提供了可靠的保证。本文企图通
Abstract:① 杜齐:《西藏画卷》;页19,罗马,1949年.
② 《萨斯迦世系史》(Sa skya gdung rabs),页84;《正法源流》(dam-Chos vbyung-tshul),德格版,页162云:“八思巴年三十四岁的时候,为戊辰年(即1268年),萨斯迦本钦释迦桑波任命了十三个万户长.”转引自王森:《关于西藏佛教史的十篇资料》,页293,中国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少数民族社会历史研究室编印,1965年。
③ 达仓宗巴·班觉藏卜(STag tshang rdsong pa dpal vbyof bzang po):《汉藏史集》(rGya bod yig tshang),陈庆英译,页316,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④ 参见毕达克(L petech):《吐蕃与宋、蒙关系》(Tibetan Relations with Sun and with Mongls),载于罗莎比(M Rossabi)编《十一-十四世纪中原王朝及其四邻》(China among Equals,The Middle kingdom and its neighbors 10th centuries),加利福尼亚大学出版社,1983年.
⑤ 《布思端致赏竺监藏书》,见于《西藏画卷》Ⅱ,页673.
⑥ 《沙鲁世系史》(The genealogies of Zhalu),见《西藏画卷》Ⅱ,页656-662.
⑦ 详见班禅锁南葛刺思巴(pan chen bsod nams grags pa):《新红史》(Deb ther dmar po gsarma),黄颢译注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关于蒙古大汗诏封万户的记载分别见此书的“洛巴”、“绛巴”、“浪卡子巴”、“雅桑巴”、“蔡巴”、“止贡巴”、“帕木竹巴”等章节.
⑧ 《新红史》,页78,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年。此处记载有误,阴铁鸡年即为公元1321年,此时元英宗硕德八刺在位,离元顺帝妥欢贴睦尔登基尚有十二年.
⑨ 五世达赖喇嘛(rGyal dbang lnga pa chenmo):《西藏王臣记》(dpyid kyi rgyal movi gludbyangs),郭和卿译,页128,民族出版社,1983年.
⑩ 《汉藏史集》,汉译本,页171。
(11) 《汉藏史集》,汉译本,页231,
(12) 蔡巴·贡嘎多吉(Tshal pa Kun dgay rdo rje):《红史》,东嘎·洛桑赤烈校注本,页124,民族出版社,1981年。关于葛刺思巴辇真任万户的记载,《西藏王臣记》与此略同,其云:“葛刺思巴辇真于闻思修习均称透彻,主持大寺时得帝师乞刺思巴斡节儿及铁木耳汗之虎头封诏,未另委万户长,由大寺堪布一人兼任万户”。见《西藏王臣记》,页126-127。
(13) 见《红史》,页439,东嘎活佛注562。此据《洛戎教法源流》(lho rong chos vbyung).
(14) 《西藏王臣记》,汉译本124-125页,1983年民族出版社。
(15) 《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三,页2193。
(16) 沙鲁寺所藏帝师法旨之藏文原文和英译见于《西藏画卷》Ⅱ,附录。陆莲蒂。孟庆芬汉译《元代十一篇藏文帝师法旨》、《藏文史料译文集》,1985年。
(17) 《汉藏史集》藏文版,页275。四川民族出脏社,帝师法旨(bla mavi bkav shog)、皇帝圣旨(rgyal povi vjav sa)。
(18) 《西藏王臣记》,汉译本,130页,1983年民族出版社。
(19) 同上.
(20) 《汉藏史集》,汉译本,206页,198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
(21) 魏里:《恰那朵儿只--忽必烈可汗的第一任西藏总督》:载于李盖提(L,Ligeti)编,《纪念乔玛国际讨论会佛教与西藏研究文集》,布达佩斯,1984年.
(22) 《汉藏史集》页277.
(23) 《西藏王臣记》,页105.
(24) 韩儒林:《元朝中央政府是怎样管理西藏地方的》,《穹庐集》,页425-434,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
(25) 《汉藏史集》,汉译本,161-162页,1986年西藏人民出版社.
(26) 《经世大典·序录》,《元文类》卷四十,国学基本丛书本.
(27) 参见李治安:《元代的宗王出镇》,南开太学油印本。
(28) 同注(26) 。
(29) 《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三,页2198。
(30) 陈得芝:《元代乌思藏宣慰司的设置年代》,《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八期,1984年。
(31) 扎奇斯钦:《蒙古与西藏历史关系之研究》,页252,正中书局印行,1978年。
(32) 《汉藏史集》页362。馆觉在今西藏昌都地区所辖之贡觉县。明朝“永乐五年三月丁卯,命馆觉头目南葛监藏、阿屑领占俱为朵甘行都指挥使司都指挥使”。见《明太宗实录》卷六五,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本。临羌之地望承重庆市博物馆杨明同志示知,疑即汉代临羌县,在今青海省湟源县境内。此地自唐至元皆属朵思麻区。汉藏之间的往来源远流长,因而许多汉地的古地名、族名传入吐蕃,藏文史书中照录之,并长期沿用。在此谨致谢意。
(33) 《汉藏史集》,汉译本,页168,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
(34) 《汉藏史集》同上,页166。
(35) 同上。
(36) 同上。
(37) 沙鲁寺所藏帝师法旨第2号。
(38) 《元史》卷二百五,《桑哥传》,页4570;《元史》卷八十七、《百官志》页2193.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
引用信息:
[1]沈卫荣.元代乌思藏十三万户行政体制研究(一)[J].西藏研究,1988(01):54-61.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