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 0 | 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汉藏佛教文化之交流,滥觞于唐蕃,源远而流长。历经宋、元、明、清较长的历史时期,汉藏佛教文化至民国时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借鉴的高潮。民国时期,汉地佛学研究为更多地借鉴藏文经典,创办了一批藏文经典翻译、研究机构,诸如北京藏文学院、南京支那内学院、上海菩提学会、重庆汉藏教理院等。同时,众多学者投身于藏传佛教经典的翻译和研究,成绩卓著,主要代表作有李翊灼的《西藏佛教史》、法尊的《西藏前弘期佛教》和《西藏后弘期佛教》、圣俨的《西藏佛教史》、芝峰的《西藏佛教》、恳觉的《西藏佛教源流考》、吕氵徵的《西藏佛教原论》等。其中,大部分作品学界并不陌生,恳觉居士的《西藏佛教源流考》曾被收录张曼涛主编的《现代佛学丛刊》76(1979年)[1],囿于发行于台湾,存本有限,使得今日之学人难得一见[2]。又因上述文本存有遗漏、错讹之处,故西藏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处馆员韦素芬对之进行整理、研究,将恳觉居士连载于《大公报》民国十三年(1924年)8月25号至9月12号"佛乘"一栏的《西藏佛教源流考》进行点校、整理,并与张曼涛整理的文章进行对勘,现发表于此,以飨读者。
Abstract:[1]恳觉.西藏佛教源流考[A].张曼涛主编.西藏佛教(二)——历史(现代佛学丛刊76)[C].台北:大乘文化出版社,1979:19~23.
[2]索南才让.民国年间(1912-1949年)汉藏佛教文化交流——内地僧人赴藏求法[J].西藏研究,2006,(4):46.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948
引用信息:
[1]韦素芬.恳觉居士《西藏佛教源流考》点校[J].西藏研究,2012,No.135(05):101-109.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