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4, 03, No.206 48-57+161
P.T.1288《吐蕃大事纪年》第7-8行与松赞干布执政史事钩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22年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敦煌古藏文p.t.1288《大事纪年》相关地名、人物、事件分年辑注”(项目编号:GSWW202207)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P.T.1288《吐蕃大事纪年》第7-8行记载了松赞干布执政前与其弟赞松(■)二人不睦的史实,这段历史在11世纪以来的传世文献中几乎未见记载,甚至赞松在很多文献中未被提及。P.T.1288中仅存几行关于兄弟二人不睦的内容,为吐蕃史研究提供了一段弥足珍贵的历史。因文献前半部残缺不全,以致诸译本、注释本中对这段内容的释读及翻译未能尽表原意。由于史料记载的出入和各译本间的差异,对该文献残缺内容进行分析及释译,可补充松赞干布生平事迹及吐蕃史内容。

Abstract:

P.T.1288 "Annals of the Great Events of Tubo Dynasty" lines 7-8 detail the historical events surrounding Songtsen Gampo's brother Tsensong's distancing from him before to his ascent to power.Later texts barely describe this history at all,and few of them even mention Tsensong.Despite having very little text,this article offers important historical resources for researching Tubo history.The original meaning of P.T.1288's lines 7-8 cannot be fully conveyed by the translations and commentary due to the incompleteness of the first half of the text.The life story of Songtsen Gampo and the history of Tibet can be enhanced by additional analysis and interpretation of the incomplete contents of this document,given the variations in historical records and translations.

KeyWords:
参考文献

(1)参见止贡·嘉根才仓:《敦煌藏文历史文书所见吐蕃史》(藏文),阿坎德邦:松赞图书馆,2010年,第217页。江琼·索郎次仁《<贤者喜宴>中有关松赞干布世系史考析》一文亦认为贡松贡赞和赞松指同一个人,非松赞干布之子,而是亲兄弟关系。参见江琼·索郎次仁:《<贤者喜宴>中有关松赞干布世系史考析》,《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2019年第2期,第41—57页。

(2)梁俊艳:《黎吉生两件敦煌残片研究的比较分析》,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425页。

(3)参见梁俊艳:《黎吉生两件敦煌残片研究的比较分析》,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17—434页。

(4)参见B.Dotson,The Old Tibetan Annals-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ibet's First History,Verlad der Ostereichichen Akademie der Wissenschaften,Wien 2009,p.14.

(1)梁俊艳:《黎吉生两件敦煌残片研究的比较分析》,敦煌研究院编:《敦煌吐蕃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417—434年。

(2)王尧:《王尧藏学文集》卷1,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192页。

(3)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38—39页。

(4)B.Dotson,The Old Tibetan Annals-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ibet's First History,p.82.

(5)张旭:《P.T.1288藏文写卷译释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兰州大学,2014年,第6页。

(6)参见扎西才让主编:《吐蕃时期古文献词典》(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19年,第45页。

(7)参见罗新:《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评、怀疑与想象力》,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23年,第43页。

(1)参见才让:《吐蕃史稿》,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2010年,第49页。

(2)参见杨毛措:《婚姻与善法:藏文伏藏<柱间史>的王权表述》,《民族研究》2020年第4期,第116—129页。

(3)参见林冠群:《唐代吐蕃的氏族》,《中国藏学》2010年第2期,第6—26页。

(4)参见索南才让:《吐蕃几位赞普的死因探析》,《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7期,第11—15页。

(5)藏文原文:“■”,《娘氏宗教源流》认为其12岁继位,参见娘·尼玛韦色:《娘氏宗教源流》(藏文),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55页。

(6)藏文原文:“■”,参见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文献译注》,第208页。

(7)参见石硕:《从敦煌藏文写卷P.T.1287看囊日伦赞时代吐蕃联盟政权的扩张及其内部矛盾》,《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第57—64页。

(8)参见林冠群:《唐代吐蕃氏族》,第6—26页。

(1)参见林冠群:《唐代吐蕃氏族》,第13页。

(2)藏文原文:“■”,参见弟吴贤者:《弟吴宗教源流》(藏文),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233页。

(3)藏文原文:“■”,参见底吾·璆赛:《底吾史记》(藏文),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108页。

(4)藏文原文:“■”,参见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上)》(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年,第246页。

(5)藏文原文:“■”,参见萨迦·索南坚赞:《西藏王统记》(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2年,第223页。

(6)藏文原文:“■”,参见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文献译注》,第208页。

(1)藏文原文:“■”,参见阿底峡发掘:《柱间史》(藏文),毛兰木嘉措校订,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第100页。

(2)藏文原文:“■”,参见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文献译注》,第193页。

(3)才让:《吐蕃史稿》,第47页。

(4)参见黄布凡、马德:《敦煌藏文吐蕃史文献译注》,第211页。

(1)藏文原文:“■”,参见弟吴贤者:《弟吴宗教源流》(藏文),第355页。卡尔梅·桑木丹认为“赞松”(■)很有可能是死于南诏的赞普墀都松。但是,他没有详细分析和佐证其观点,应该只是推测。参见卡尔梅·桑丹坚赞:《卡尔梅·桑木丹选集——藏族历史、传说、宗教仪轨和信仰研究(中卷)》(藏文),德康·索朗曲杰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22年,第119页。

(2)B.Dotson,The Old Tibetan Annals-An Annotated Translation of Tibet's First History,p.22.

(3)藏文原文:“■”,参见德吉编:《拔协汇编》(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87页。

(4)雪碑文原文:“■”,参见恰嘎·旦正:《藏文碑文研究》(藏文),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8页。

(5)《底吾史记》所载“塘参”一词的含义及其制度有必要作个解释。在藏文文献中“唐参”写为“■”等不同形式。东噶·洛桑赤列、恰白·次旦平措、林冠群、陈小强等学者对“塘参”一词作了不少解释。其中,索郎次仁、达哇拉姆的《藏文史料所载古藏文“■”一词含义新考》一文指出“塘参”写作“■”为正确,其他均为错字,并且降为“唐参”的王子,不但有权参与朝政,其去世后享受与赞普相等待遇的葬礼,“塘参”位低于赞普,高于大臣。多杰的《藏族历史上的“■”一词考略》一文中,对“■”的产生及制度、政治功能等作了详细分析。参见索郎次仁、达哇拉姆:《藏文史料所载古藏文“■”一词含义新考》,《西藏研究》(藏文版)2017年第1期,第1—8页;多杰:《藏族历史上的“(?)”一词考略》,《中国藏学》(藏文版)2017年第2期,第69—83页。

(6)藏文原文:“■”,参见底吾·缪赛:《底吾史记》(藏文),第118页。

(7)文章记“■”,认为“蔡邦嚓秀和松赞指同一人。参见索郎次仁、达哇拉姆:《藏文史料所载古藏文“■”一词含义新考》,第41—57页。

(1)林冠群:《唐代吐蕃史论集》,第126页。

(2)多杰:《藏族历史上的“■”一词考略》,第74页。

(3)藏文原文:“■”,参见P.T.12.87,第173-174行。

(4)藏文原文:“■”,参见弟吴贤者:《弟吴宗教源流》(藏文),第339页。

(5)谐拉康碑文:“■”,参见恰嘎·旦正:《藏文碑文研究》(藏文),第29页。

(6)藏文原文:“■”,参见娘·尼玛韦色:《娘氏宗教源流》(藏文),第153页。

(7)参见江琼·索郎次仁:《<贤者喜宴>中有关松赞干布世系史考析》,第41—57页。

(1)藏文原文:“■”,参见阿底峡发掘:《柱间史》(藏文),第99页。

(2)扎西才让主编:《吐蕃时期古文献词典》(藏文),第224页。

(3)赞拉·阿旺措成:《古藏文辞典》(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96年,第405页:。

(4)参见觉顿·仁钦扎西:《丁香帐篷——藏文古今词语辨析》(藏文),北京:民族出版社,1981年,第4页。

(5)参见章嘉·若白多杰:《正字学·智者之源》,《藏文正字学集》(藏文),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8年,第375页。

(6)参见龙树:《智慧之杖》,《丹珠尔》(藏文),北京版,经部■类211函,第317—324页。

(1)刘立千译注:《刘立千藏学著译文集——卫藏道场胜迹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0年,第15、119页。

(2)参见阿旺洛桑嘉措:《西藏王臣记》(藏文),第20页。

(3)参见巴桑旺堆:《藏族古代邦国、小邦、千户府及“域参”新考》(藏文),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20年,第117页。

(4)参见巴桑旺堆:《藏族古代邦国、小邦、千户府及“域参”新考》(藏文),第117页。

(5)参见阿旺却太尔整理:《藏文古词浅释》(藏文),西宁:青海民族出版社,1980年,第162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242;D691

引用信息:

[1]万玛项杰.P.T.1288《吐蕃大事纪年》第7-8行与松赞干布执政史事钩沉[J].西藏研究,2024,No.206(03):48-57+161.

基金信息:

2022年甘肃省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课题经费资助项目“敦煌古藏文p.t.1288《大事纪年》相关地名、人物、事件分年辑注”(项目编号:GSWW202207)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