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3, 04, No.201 20-30+156
和平解放时期西藏医疗卫生工作研究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2BZJ013); 西藏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西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K2019-17)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强盛的重要标志。和平解放前,西藏地区民不聊生,疾病丛生,反映出旧西藏医疗卫生的真实状况。和平解放时期,西藏工委以医疗卫生工作推进统战工作,广泛建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灵活多样的卫生宣传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极大改善了西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提高了各族群众的医疗健康水平,创新了党的统战工作方法,加强了藏汉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藏族同胞对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认同,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重要基础。

Abstract:

The health of the population serves as a crucial indicator of national prosperity.Before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the masses in Tibet had no means to live and diseases were prevalent reflected the real medical and health conditions at that time.During the peaceful liberation,Tibet Working Committee regarded medical and health work as the key part of promoting united front work.Measures such as establishing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at all levels,training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and conducting health publicity and education and launching patriotic health campaigns.As a result,the medical and sanitary conditions were greatly improved,medical and healthcare standards for people of all ethnic groups in Tibet was enhanced.By improving medical and health workin Tibet,Party's united front work method has been innovated,the exchange,communication between Tibetan and Han peoples were enhanced,Tibetan compatriots' national identity was strengthened.In a word,the good medical and health work during the peaceful liberation of Tibet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to forge the strong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KeyWords: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4版。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2版。

(3)朱晓明、张云、周源等主编:《西藏通史·当代卷(上)》,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6年,第104页。

(4)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仅有两篇相关文章,即:关浩淳:《西藏和平解放初期传染病防治研究》,《西藏研究》2022年第3期,第20—29页;刘欣荣:《“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时期医疗卫生工作研究》,《西藏民族大学学报》2020年第4期,第18—22、154页。

(5)张天路:《西藏人口的变迁》,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89年,第63—64页。

(6)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西藏的主权归属与人权状况》,https://www.gov.cn/zhengce/2005-05/25/content_2615734.htm,访问日期:2022年12月10日。

(7)Alan Winnington,Tibet,Record of a Journey,London:Lawrence & Wishart,1957,p.287.

(8)Albert Ettinger,Free Tibet?Power,society,and ideology in old Tibet,Beijing:China Intercontinental Press,2018,pp.241-242.

(9)Albert Ettinger,Free Tibet?Power,society,and ideology in old Tibet,p.242.

(10)Albert Ettinger,Free Tibet?Power,society,and ideology in old Tibet,p.243.

(11)Albert Ettinger,Free Tibet?Power,society,and ideology in old Tibet,p.243.

(12)多田等观:《入藏纪行》,钟美珠译,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86页。

(13)周晶:《20世纪上半叶的拉萨城市面貌研究》,《西藏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36页。

(14)周晶:《纷扰的雪山:20世纪前半叶西藏社会生活研究》,兰州:兰州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17页。

(15)埃德蒙·坎德勒:《拉萨真面目》第2版,伊建新、苏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6年,189页。

(16)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撰:《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1年,第378页。

(17)彭淑果编著:《雪域白衣天使》,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2年,第101页。

(18)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编:《西藏卫生四十年》,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年,第54页。

(19)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卫生处:《继续努力为西藏卫生事业作出更大成绩》,《西藏日报》1959年10月1日,第3版。

(20)新华社:《西藏地区举行第一届卫生行政会议》,《人民日报》1955年9月16日,第2版。

(21)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撰:《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第390页。

(22)杜泰:《我亲身经历的西藏变化》,《中国西藏》1997年第1期,第7页。

(23)张玲、胡澜:《川陕苏区医疗卫生事业的特点及历史价值》,《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4期,第25页。

(24)泽玉:《西藏社会发展与舆论引导》,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21年,第91页。

(25)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编:《西藏卫生四十年》,第159页。

(26)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编:《西藏卫生四十年》,第52页。

(27)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西藏自治区志·教育志》,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48页。

(28)张怡民:《中国卫生五十年历程》,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20页。

(29)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卫生处:《继续努力为西藏卫生事业作出更大成绩》,第3版。

(30)《解放西藏史》编委会:《解放西藏史》,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年,第247页。

(31)新华社:《中南各地及沈阳拉萨两市爱国卫生运动成绩显著》,《光明日报》1952年7月5日,第1版。

(32)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撰:《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第231页。

(33)新华社:《中南各地及沈阳拉萨两市爱国卫生运动成绩显著》,第1版。

(34)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总编、《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编纂委员会编撰:《西藏自治区志·卫生志》,第230页。

(35)王苑:《20世纪50年代昌都地区历史资料选编》,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2016年,第15页。

(36)新华社:《拉萨清洁卫生工作委(员)会成立》,《光明日报》1953年8月5日,第2版。

(37)拉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拉萨市志(下)》,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第1201页。

(38)《西藏自治区概况》编写组编:《西藏自治区概况》,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524页。

(39)西藏自治区卫生厅编:《西藏卫生四十年》,第56页。

(40)王苑:《20世纪50年代昌都地区历史资料选编》,第147页。

(41)靳薇:《西藏援助与发展》,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76—77页。

(42)张小康:《雪域长歌——西藏1949—1960》第2版,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90页。

(43)赵慎应:《张国华将军在西藏》,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8年,第66页。

(44)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西藏农奴站起来》,孟黎莎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86页。

(4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第2版,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第64页。

(46)商贵宏、子照:《救死扶伤积极为藏胞服务——日喀则人民医院几年来工作成绩显著》,《西藏日报》1959年10月9日,第2版。

(47)《当代中国》丛书编辑部编:《当代中国的西藏(上)》,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1991年,第238页。

(48)中共西藏林芝地委党史办公室编:《中共西藏林芝地区党史大事记(1950—1964)》,拉萨:西藏新华印刷厂,1991年,第93页。

(49)伊斯雷尔·爱泼斯坦:《西藏的变迁》,高全孝、郭彧斌、郑敏芳译,北京:新星出版社,2015年,第386页。

(50)永青巴姆、王巨荣、张红编:《藏事要闻(1949—2011)》,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13年,第61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R19;K27

引用信息:

[1]刘欣荣.和平解放时期西藏医疗卫生工作研究[J].西藏研究,2023,No.201(04):20-30+156.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党的宗教政策在西藏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编号:2022BZJ013); 西藏高校人文社科项目“西藏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项目编号:SK2019-17)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