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 2 | 12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城乡融合发展是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西藏城乡关系大致可分为平行双向发展、变革转型、市场关联薄弱、统筹城乡和走向融合五个阶段。当前,西藏城乡融合呈现出产业结构质量虚化、社会就业结构持续优化、城乡居民收入消费不平衡、城乡及区域发展关联度低、县城载体作用日益突出的阶段特征。因此,需要以要素和设施建设为支撑,协同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注重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加快推进城乡融合,突出县域统筹全面乡村振兴,强化高原特色产业体系和生态建设,完善融合政策支持体系,走出一条符合西藏实际的城乡融合发展路子。
Abstract:Urban-rural Integration Development,a main approach for rural revitalization,is an important part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re are five main stages in Tibetan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lationship namely parallel two-way development stage,reform and transformation stage,weak market connection stage,urban-rural coordination stage and urban-rural integration stage. Now,the urban-rural integration in Tibet emerges several stage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blurred industrial structure,social employment structure has been continuously improved,imbalanced resident income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low correlation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county's carrier role i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refore,in order to find a path for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with Tibetan characteristics,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measures such as jointly promote the new urbanization and rural revitalization with the support of the factors and facilities construction,accelerate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in regional coordinated development,emphasize the overall rural revitalization in counties,strengthen the plateau characteristic industry construction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prefect the policy support system of urban and rural integration should be valued.
(1)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618页。
(2)邓发旺、徐爱燕:《西藏城乡发展差距分析》,《西藏研究》2010年第5期,第44页。
(3)胡洁:《西藏城乡发展一体化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西藏研究》2015年第5期,第76页。
(4)徐伍达:《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牧区历史巨变》,《西藏研究》2019年第2期,第53-55页。
(5)庞洪伟、于阳阳:《西藏城乡融合发展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西藏发展论坛》2021年第5期,第77页。
(1)习近平:《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奋斗》2019年第11期,第1页。
(2)王君正:《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治藏方略·为建设团结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西藏而努力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西藏自治区第十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西藏日报》2021年12月3日,第2版。
(3)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第1版。
(4)《西藏自治区概况》编写组编写:《西藏自治区概况》,修订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年,第547页。
(5)多杰才旦、江村罗布主编:《西藏经济简史》,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第549页。
(6)1953年11月,粮食实行统购统销;1954年9月,棉花实行统购统销;1957年8月,近60种农产品实行国家统一收购,农产品即使完成了国家计划收购或统一收购任务,也不能在市场上自由销售,必须以低价卖给国家及其委托的收购商店。但西藏完成社会主义改革前,实行灵活的“统购统销制度”,广泛开展自由交换。
(7)1956年至1958年,全国范围内基本实现由初级社过渡到高级社再过渡到人民公社,实现了农村所有制形式从私有制、半公有制到公有制的根本性变化,国家完全掌控了农产品生产和流通的全过程。
(8)1958年1月9日,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一次明确将城乡居民分为“非农业户口”和“农业户口”两种不同户籍,开始对人口自由流动实行严格限制和管制。
(1)李涛:《西藏乡村城市化分析---兼论麦基的亚洲城市化模式(Desakota)》,《西藏研究》2005年第1期,第91-95页。
(2)徐伍达:《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牧区历史巨变》,第45-46页。
(3)徐伍达:《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牧区历史巨变》,第45页。
(4)徐伍达:《民主改革以来西藏农牧区历史巨变》,第47页。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编:《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307页。
(6)“放”即放宽政策,尊重队、组、户的自主权,取消政府对生产、种植的指令性计划;“免”即免征农牧税收,取消一切形式的派购;“减”即减轻农牧民负担,废除一切形式的用工摊派任务;“保”即保证必要的供应。
(1)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跨越70年(1951-2021)》,内部资料,2021年,第44页。
(2)杨亚波:《座谈会模式:不断推动西藏的改革开放》,《西藏研究》2018年第5期,第33页。
(3)数据由笔者累加所得,参见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跨越70年(1951-2021)》,第198页。
(4)庄永福:《大力启动乡镇企业:西藏农村跨世纪发展的必然选择》,《西藏研究》1999年第2期,第13页。
(5)杨亚波:《座谈会模式:不断推动西藏的改革开放》,第34页。
(1)城乡统筹与城乡发展一体化关系:党的十七大提出城乡发展一体化,统筹城乡是处理这时期城乡关系的指导方针,城乡统筹和城乡发展一体化是递进关系。
(2)“三农问题”重中之重地位确立:2003年1月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3)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路子阶段战略支撑:集中力量实施好基础设施先行战略、特色经济发展和优势资源转化战略、开放带动战略、科教兴藏和人才强区战略、适度集中发展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4)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
(5)即“一圈”以拉萨至墨竹工卡、拉萨至泽当为两轴线的拉萨-泽当城镇圈;“两翼”,以日喀则市桑珠孜区为区域中心、拉孜县曲下镇和江孜县江孜镇为重要节点、其他小城镇为组成部分的西翼,以巴宜区为区域中心、波密县扎木镇为重要节点、其他小城镇为组成部分的东翼;“三点”,藏东强化卡若区区域中心地位,藏北强化那曲县那曲镇区域中心地位,藏西强化噶尔县狮泉河镇区域中心地位;“两线”为边境沿线重点乡镇和交通沿线重要小城镇。
(1)旦增兰泽、王香香:《新时代我区住房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西藏日报》2022年10月10日,第1版。
(2)旦增兰泽、王香香:《新时代我区住房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第1版。
(3)旦增兰泽、王香香:《新时代我区住房城乡建设再上新台阶》,第1版。
(4)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整理。
(1)根据《2021年西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和西藏自治区经信厅调研资料整理。
(2)曾健:《西藏农业农村现代化阶段特征及对策》,《西藏发展论坛》2021年第3期,第41-47页。
(3)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4)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5)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6)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7)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8)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整理。
(9)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10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11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1)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2)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3)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数据和西藏统计局调研数据整理。
(4)依据《西藏统计年鉴2021》估算。
(5)依据《拉萨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和《昌都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整理。
(6)徐伍达、邓亚净、妮妮美朵:《西藏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报告》,《新西部》2022年第2-3期,第6页。
(7)钟祥浩、李祥妹、王小丹等:《西藏小城镇体系发展思路及其空间布局和功能分类》,《山地学报》2007年第2期,第129-135页。
(8)县域城镇化:相对于市辖区而言,以县城为中心的城镇化,是县域人口向县城及其建制镇建成区集中的过程。考虑到西藏市辖区少且市辖区下辖农村范围较小,重点讨论以县城为中心的县域城镇化。
(9)2014年以来,先后设立桑珠孜区、卡若区、巴宜区、堆龙区、乃东区、达孜区、色尼区,形成8区66县的行政格局。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299.27;F327
引用信息:
[1]曾健.西藏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选择[J].西藏研究,2023,No.199(02):121-131+165.
基金信息:
西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一般项目“新时代西藏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变革研究”(项目编号:21BJL01)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