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1, 06, No.191 144-148
《雅桑宗派源流明鉴》译注(三)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摘要:

《雅桑宗派源流明鉴》是20世纪90年代在西藏山南乃东县雅堆乡雅桑寺发现的一部珍贵的藏文古籍历史文献资料,主要记述了藏族起源传说与雅拉香布神话传说、雅桑曲吉门朗的生平事迹、雅桑噶举派的创教历程、雅桑寺历任堪布的主要事迹、雅桑地方政教势力形成以及雅桑千户与雅桑万户的相关史事、吐蕃王室后裔拉博巴金家族与雅桑地方势力关系渊源等情况。本期译文为《雅桑宗派源流明鉴》之第五部分"雅桑寺第二任堪布至第十任堪布传略"。

Abstract: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Yasang Kagyupa Sect is a precious ancient Tibetan historical document which was found in Naidong county,Shannan city in the 1990 s. There are several parts of this document including the legend on the origin of the Tibetans,the tales of Yarhla Shampo,the life story of Yasang Chokyi Monlam,the foundation of Yasang Kagyu,the main events of the Khenpos of Yasang Monastery,the formation of Yasang local power,related historical events of Yasang Ten Thousand and the relation and historical origin between the royal descents of Tubo and Yasang local powers. This translation is the fifth chapter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Second Khenpo to Tenth Khenpo of the Yasang Monastery”.

参考文献

(1)为雅桑曲吉门朗的近侍,雅桑寺第二任堪布。按《雅桑宗派源流明鉴》记载,雅桑曲吉门朗圆寂(1169-1233)后的火马年即1246年仁钦觉色继任堪布之位,堪布之位空缺长达12年之久,年代记载有误。根据桂译师《青史》载,他于雅桑曲吉门朗圆寂的第二年即第四绕迥1234年继任堪布,于第四绕迥1242年圆寂,笔者认为此记载符合历史史实。

(2)为雅桑地方政教势力的第一任万户长,与帕竹万户长多吉贝属于同时代人。多吉贝于1254年被任命为帕竹万户长,那么曲扎沃任万户长的时间也应与此相差不多。

(3)文殊为如来佛部、观音为莲花佛部、金刚手为金刚佛部。

(4)为雅桑寺第三任堪布。按《雅桑宗派源流明鉴》记载,其于第四绕迥(木牛年)即1264年担任堪布,在任32年,于第五绕迥(火猴年)即1296年圆寂。为此,第二位堪布仁钦觉色1255年圆寂之后的1264年,其继位堪布,使堪布座主之位空达9年之久。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四绕迥(水兔年)即1243年至第五绕迥(铁龙年)即1280年担任堪布,在任38年。依此年代计算,与上任堪布(圆寂)卸任时间吻合,比较可信。

(1)藏文“■”,音译为“觉沃”,意为至尊,是身着报身服饰的如来佛像。

(2)为雅桑寺第四任堪布。《雅桑宗派源流明鉴》未记载其生卒年和生平事迹等,但按其前任与后任堪布圆寂时间推算,在其后担任堪布的德勒沃是自第六绕迥(铁兔年)即1351年至土羊年1379年担任堪布,第三任堪布格泽沃于第五绕迥(火猴年)即1296年圆寂,那么,格泽沃担任堪布的时间大概为:第三任堪布格泽沃圆寂的第二年即1297年至第五任堪布扎巴曲桑沃担任堪布的第二年即1352年之间,在任时间55年。但这只是依据前后堪布的在任时间作对比得出的结论,存疑。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五绕迥(铁蛇年)即1281年至土狗年1298年担任堪布,在任时间18年。《青史》之相关年代记载顺序得当,可信度高。

(3)在西藏山南洛扎县拉康镇境内。据说,这是莲花生开光加持的一处修行地,莲师在此修行过一段时间。噶举派贤者白玛噶波于1570年在此修建一座寺庙,得名喀曲寺,为藏传佛教著名修行地之一。

(4)雅桑寺第五任堪布。按《雅桑宗派源流明鉴》记载推算,他是第六绕迥(铁兔年)即1351年至土羊年1379年担任堪布,在任时间29年。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五绕迥(土猪年)即1299年至水狗年1322年担任堪布,在任时间24年。此说与前后几位堪布在任时间顺序正好吻合,可信度高。

(5)“聂”(■)是一个大的地理范围的泛称,参松属聂之地理单元中一个地方名字。“聂”,大概指现今山南隆子县境内,但“参松”之具体地理位置不详。

(6)依据此段内容的记载,该寺大概位于今山南市隆子县境内,但具体地望不详。

(7)崔西沃“■”为藏文“■(崔成西绕沃)”之缩写,为雅桑寺第六任堪布。《雅桑宗派源流明鉴》中只交代了其圆寂于“木龙年”,如果按其前任堪布德勒沃圆寂时间第六绕迥(土羊年)即1379年其继任堪布推算,则其圆寂的“木龙年”当为第七绕迥(木龙年)即1424年,但这只是一种前后年代推算得出的结论而已。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五绕迥(水狗年)即1322年至第六绕迥(铁虎年)即1350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28年。此年代记载前后顺序得当,可信度高。

(8)根据文本表述看,该寺为雅桑噶举派的一座寺庙,但其相关情况未见于目前史料中。根据笔者实地调查,西藏山南乃东区颇章乡厄尔巴村附近一处山沟被当地人称为“蓝嘎”,山沟深处高山上有一座废弃的寺庙,规模颇大,大殿主体建筑墙面保存较为完整,大殿近处有两三座被破坏的佛塔废墟,还有疑似为僧舍或修行室的废墟。从这壮观的建筑遗址可以看出,这是一座历史上曾一度佛法昌盛、高僧云集的寺庙,从其所处地理位置看,这座寺庙很有可能是《雅桑宗派源流明鉴》中出现的“蓝嘎寺”,但缺乏史料依据,具体情况需进一步考证。

(1)疑似雅桑寺的一座属寺,从文本表述看,该寺位于雅桑寺东部,但具体情况不清楚。

(2)译为“神裔扎巴沃色”。藏籍中“■(拉)”与人名一起出现时一般指吐蕃赞普后裔。结合上下文意,这里的扎巴沃色可以确定为吐蕃赞普的后裔。关于赞普后裔与雅桑地方势力相结合的情况,在《雅桑宗派源流明鉴》中有所述及。《雅桑宗派源流明鉴》中只交代了其于铁兔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时间54年。按照该书推算,其担任堪布的铁兔年,当为其前任堪布崔西沃圆寂的第七绕迥(木龙年)即1424年之后的一个铁兔年,即第八绕迥(铁兔年) 1471年。但这只能作为一种推算。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六绕迥(铁兔年)即1351年至第七绕迥(木猴年)即1404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时间54年,可信度高。

(3)藏传佛教护法神之一。雅桑寺护法神殿中供奉有其塑像,为雅桑噶举主要护法神。

(4)译为“具德上师”,这是对上师的一种尊称。此处并未交代其具体姓名,从文本表述来看,其为萨迦寺的一位高僧大德,但具体指哪位高僧,尚不太清楚。根据桂译师《青史》载,神裔扎巴沃色担任雅桑寺堪布的时间为第六绕迥(铁兔年)即1351年至第七绕迥(木猴年)即1404年,在任时间54年。这一年代与萨迦寺第十三任堪布索南坚赞(1312-1375)年代相吻合,那么,这里所指的“具德上师”应为萨迦尊者索南坚赞。

(5)根据上下文理解,它可能是雅桑寺的一座佛殿的名字。

(6)可能是雅桑寺的一座属寺,但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7)雅桑万户第三任万户长,生卒年及生平事迹等不详。

(8)雅桑寺第四任堪布喀曲瓦曲桑沃,1281-1298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时间18年。

(9)指雅桑寺第三任堪布多丹杰布格泽沃,1243-1280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时间38年。

(10)雅桑寺第八任堪布,是吐蕃赞普后裔,其名字前面带有“■(拉)”字,有“神裔”之意,汉文意译为“神裔索朗沃色”。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七绕迥(木鸟年)即1405年至火马年1426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时间22年。

(11)雅桑寺第九任堪布。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七绕迥(木鸡年)即1427年至第八绕迥(水猴年)即1452年担任雅桑寺堪布,在任时间26年。

(12)可能是雅桑寺的一座属寺,但目前所见史料中未见其相关记载。

(13)根据上下文,它可能是指对曲宗寺进行扩建时新修的一座经堂。

(14)雅桑寺第十任堪布。桂译师《青史》载,其于第八绕迥(木鼠年)至水蛇年担任雅桑寺堪布,上任堪布年代记载存误,应为第八绕迥(木狗年)即1454年至水蛇年即1473年担任堪布,在任时间20年。

(1)雅桑寺第九任堪布金阿索朗沃泽时期,雅桑寺分离出“德央扎仓”一支的堪布传承系统,此时期雅桑寺内部出现了僧团不和现象,但文本未交代其中原因,最终萨迦寺法王仁波切贝瓦亲自来雅桑寺进行调节,僧团又复归和合。这是雅桑万户衰落的内部原因。外部因素是金阿索朗沃泽担任雅桑寺堪布时,雅桑万户正好处于衰落期,曾多次与帕竹万户发生地界与属民上的纠纷与诉讼,甚至发生武装械斗,最终被帕竹万户所打败,万户行政中心迁至隆孜一带,从此一蹶不振。

(2)汉译“法王仁波切贝瓦”。文本未交代其具体姓名,故判断其为萨迦寺的哪位高僧存在困难。桂译师《青史》记载其名字为“■(仁钦贝)”,与《雅桑宗派源流明鉴》记载存在差异,但应为同一人。从雅桑寺第九任堪布金阿索朗沃泽在任时间(1427-1452)来看,法王仁波切贝瓦很有可能是时任萨迦寺堪布的“贡噶仁钦坚赞(1365年担任萨迦堪布,1399年左右圆寂。)”,其全名为“■(贡噶仁钦坚赞贝桑布)”,而《雅桑宗派源流明鉴》和《青史》中分别简称其为“■(法王仁波切贝瓦)”或“■(仁钦贝)”,可能是其名字的两种缩写形式。

(3)地名,位于西藏日喀则市西南方。1073年昆贡久杰布在该地创建萨迦寺,藏传佛教萨迦派由此传出,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元代西藏地方势力最强的萨迦地方政权。

(4)据桂译师《青史》载,雅桑寺第九任堪布金阿索朗沃泽于第七绕迥(火羊年)即1427年至第八绕迥(水猴年)即1452年担任雅桑寺堪布,从其圆寂的水猴年顺推,德央佛殿修建的年代应为第八绕迥(水蛇年)即1473年。

(5)“■(温)”是“■(温波)”的缩写,有侄、甥,贵族弟子,寺院监理人、管家等意思;“■(杰)”,有得胜、胜利的意思。此处应理解为“寺院监理人或管家”,二者联系起来意为“得胜监理人或得胜管家”。

(1)指拉萨布达拉宫,即梵语“普陀洛伽”之音转,藏籍谓曰观音菩萨化现之地。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949.2

引用信息:

[1]普布多吉.《雅桑宗派源流明鉴》译注(三)[J].西藏研究,2021,No.191(06):144-148.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