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23, 06, No.203 128-141+157
生态文明背景下西藏产业生态化转型研究——以拉萨市为例
基金项目(Foundation):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FJLB025);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QN045)阶段性成果
邮箱(Email):
DOI:
摘要:

产业生态化转型是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建设美丽西藏的重要举措,也是西藏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高地的必然选择。拉萨市打造高原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生态化转型,应当遵循建构“生态产业体系—空间布局体系—产业链条体系”生态化转型的逻辑框架和基本思路。在实施路径上,应推动高原现行产业体系生态化转型、重塑高原绿色生态产业空间布局体系并全力打造辐射全区的高原绿色生态产业链条体系。

Abstract:

The creation of a truly wonderful TAR and the advancement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both depend on the industrial-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t is also a clear choice for TAR to put 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into practice and move quickly to create a nation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highland. Lhasa City wants to create a plateau green ecological industry system in order to accomplish industrial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The “ecological industry system-spatial layout system-industrial chain system” should be built in accordance with a logical framework and basic principles in order to achieve this.Encouragement is needed for the current plateau industrial system to go through an ecological transformation. It is necessary to rethink the green eco-industries' spatial layout system on the plateau and make every effort to establish a chain system of green eco-industries that extends throughout the area.

KeyWords: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htm?eqid=d3039a190008af1d00000003645c4eec,访问日期:2023年11月9日。

(2)《习近平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https://news.cctv.com/2023/07/18/ARTIGDhsZDp3K5im5mhxAG50230718.shtml,访问日期:2023年11月9日。

(1)《中华人民共和国青藏高原生态保护法》,https://www.rmzxb.com.cn/c/2023-04-26/3336548.shtml,访问日期:2023年11月9日。

(2)参见旦知草、王丹:《西藏绿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诉求、现实梗阻及突破路径》,《西藏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第207页。

(3)《王君正在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强调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断提高西藏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水平》,http://m1.tibet.cn/cn/ecology/202311/t20231107_7516221.html,访问日期:2023年11月9日。

(4)参见徐爱燕、安玉琴:《论构建西藏生态产业体系》,《商场现代化》2009年第15期,第137-138页。

(5)参见李星林、罗胤晨、文传浩:《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发展:推进理路及实现路径》,《改革与战略》2020年第2期,第96-97页。

(6)参见余东华:《黄河流域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的战略方向和主要路径》,《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第129-130页。

(1)参见陈洪波:《“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逻辑内涵与实现途径》,《生态经济》2018年第10期,第209-213页。

(2)参见董亚宁、顾芸、杨开忠:《市场一体化、比较优势与产业区位》,《工业技术经济》2020年第3期,第116-124页。

(3)《习近平在陕西考察时强调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奋力谱写陕西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64754903968613722&wfr=spider&for=pc,访问日期:2023年11月9日。

(4)《激活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空间》,https://www.gov.cn/xinwen/2019-08/27/content_5424809.htm,访问日期:2023年11月9日。

(1)参见陈朴:《改革开放以来西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研究》,《西藏研究》2018年第5期,第84页。

(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拉萨市统计年鉴》、拉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拉萨市统计年鉴》、拉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数据来源:国研网。

(1)数据来源:国研网。

(2)数据来源:国研网。

(1)表格来源:笔者根据研究数据绘制。

(2)参见罗胤晨、李颖丽、文传浩:《构建现代生态产业体系:内涵厘定、逻辑框架与推进理路》,《南通大学学报》2021年第3期,第130页。

(1)参考图片绘制而成。参见王庆松、袁学良、张建等:《生态产业链系统优化设计与评价》,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7年,第264页。

(2)参见董亚宁、顾芸、王菡:《新发展格局下农产品品牌、流通一体化与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现代化研究》2023年第1期,第52-53页。

(1)参见王珊珊、张冰乐、周蓉:《西藏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耦合发展的实证分析》,《西藏研究》2020年第3期,第23页。

(1)参见董亚宁:《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的甘肃省县域经济发展差异》,《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年第1期,第87-90页。

(1)参见孔少华、朱红艳:《拉萨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西藏外贸高质量发展的功能、问题及对策研究》,《西藏研究》2023年第1期,第153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124.5;X322

引用信息:

[1]董亚宁,吕鹏.生态文明背景下西藏产业生态化转型研究——以拉萨市为例[J].西藏研究,2023,No.203(06):128-141+157.

基金信息: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生态文明时代国土空间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22FJLB025); 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22QN045)阶段性成果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