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 | 9 | 11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藏族的石刻可谓是藏文化的一个缩影 ,这种无处不在的“天堂符号” ,书写了雪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其中大量佛教、苯教的石刻作品不仅是藏民族宗教信仰的反映 ,也是他们独特审美趣味的写照。本文从石刻分布、石材、用途、造像来源等八个方面介绍藏族的石刻艺术
Abstract:①②王森:《西藏佛教发展史略》,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79、82页。
③宿白:《居庸关过街塔考稿》,见《藏传佛教寺院考古》,文物出版社1996年版,第344、351~352页。
④李翎:《海棠山摩崖造像与阜新地区清代密教特征》,载《中国藏学》1999年第2期。
⑤赖天兵:《杭州飞来峰元代第84号龛造像探讨》,载《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熊文彬:《杭州飞来峰第55号龛顶髻尊胜佛母九尊坛城考》,载《中国藏学》1998年第4期。
⑥温玉成:《泉州三世佛造像再探》,载《敦煌研究》2000年第4期。
⑦J·N·Banerjea,TheDevelopmentofHinduiconog raphyuniversityofCalcutta1956SecondEdition。pp.217、219。
⑧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编《古格故城》(上册),文物出版社1991年版,第76页。
⑨扎雅·诺丹喜饶:《西藏宗教艺术》,谢继胜译,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37页。
⑩见注⑧,第3、76~77页。
参见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四川联大考古专业:《西藏阿里东嘎·皮央石窟考古调查报告》,载《文物》1997年第9期。
参见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普查队:《拉萨查拉路普石窟调查简报》,载《文物》1985年第9期。
张起音:《中国藏族石刻艺术》,中国藏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1页。
智观巴·贡却乎丹巴绕吉:《安多政教史》,甘肃民族出版社1989年版,第218页。
J·N·Banerjea,TheDevelopmentofHinduIconog raphypp308、313。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877
引用信息:
[1]李翎.藏族石刻艺术概述[J].西藏研究,2003(04):72-80.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