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4 | 7 | 2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经实地调研发现,香格里拉藏传佛教主要以格鲁派松赞林寺、宁玛派云登寺、噶举派龟山大佛寺、迪庆州藏语系佛学院为基本格局。在机遇多重化的今天,它展现出了非常喜人的时代特征和新生元素,主要是寺庙经济新思维、传教方式多样化、与周边民众生活一体化、对其余文化民俗的开放性。同时,也面临着发展之悖论与隐忧,如关于清修本怀的保持、理论的传承与建设、部分藏族信众信仰观念的淡化、宗派间的平衡发展、寺庙生态的承载力等已浮显一定负面效应的问题。故而,深入考察香格里拉藏传佛教之现状、内质,并探究如何科学地整合、发展其既有资源,已成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Abstract:A field survey about the Tibetan Buddhism in Shangri-La mainly consist of Srong-BtsanGling Monastery of Gelugpa,Yon-Tan Monastery of Nyingmapa,Gui-Shan Buddhist Monastery of Kargyupa and Tibetan Buddhist institution of Dechen Prefecture.Today,They show many good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and new elements.For example,the new thoughts of monastic economy,the diversification of missionary ways,the life integration with the surrounding Tibetans,the openness to the other culture and folk-custom.At the same time,the development also facing the paradox and hardship,such as how to keep the purpose of peace and quiet,how to inherit and construct the theories,the decline in religious belief among Tibetans,the balanced development of sects,the burden of temple ecological condition as well as some of the negative effects.To research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essence,to explore how to integrate and exploit the resource of Tibetan Buddhism in Shangri-La,have already been a very important subject.
[1]班班多杰.论藏传佛教的价值取向及藏人观念之现代转换[J].世界宗教研究,2001,(2).
[2]旅游互联:松赞林寺景区秋日游人多[EB/OL].http://www.nettvl.com/News/17697.2014.09.15.
[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G]//.大藏经.频伽精舍校刊版,卷1,黄六.
[4]多识仁波切.藏学研究甘露[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2003:101.
[5]斯达克、芬克.信仰的法则——解释宗教之人的方面[M].杨凤岗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106.
[6]土观·洛桑却吉尼玛.土观宗派源流[M].刘立千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2.
[7]多布巴·喜饶坚赞.山法了义海论[M].德格印经院藏文木刻版:25.
[8]岗波巴·达波拉杰.大乘道次第解脱庄严宝论[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8.
①“香格里拉”藏文原义为“心中的日月”,英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一书将之作为地名描绘后,遂成一个著名但范畴模糊的“文化概念”。因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有同义地名“尼旺宗”,又出于文化宣传的需要,云南省组织了大批专家进行考察、论证,认为中甸即传说中的香格里拉。2001年12月17日,国务院批准中甸县改名“香格里拉县”。本文所指即作为行政区划之原中甸县。
②例如,1674年及之后一段时间,蒙藏联军击溃中甸噶举派、宁玛派、苯教等力量,关闭中甸、德钦一带的绝大多数他教寺院,解散僧众、没收寺产,改宗格鲁。尤其是1679年左右,五世达赖喇嘛会建松赞林寺,中甸各派更被遣散殆尽,财产等悉统归入松赞林寺管理。
③从历史或现实之可见数据来考察,此地并无以固定寺庙为象征的萨迦、觉囊、希解等派之力量。当然,这并不排除民间也许散传着一些相关派别、教法、仪式等。
①此数据包括下辖寺院僧众。五世达赖时该寺僧侣定额为330人,乾隆年间为1226人,最盛时曾达1329人。目前有活佛5人,格西20余人。
②“净室”是僧众修行、生活之所,多由僧人之家族或支持者修建。松赞林寺“净室”居于主建筑之下,鳞次栉比,如众星拱月,形成对诸佛殿、扎仓、吉康、康参之依附、映衬。
③历史上,松赞林寺精通诸类典籍者辈出,然现在已很难续接这种传统。关于此问题,笔者问过几位僧人。一为寺外偶遇者,他说极少有僧人能够研究经典,绝大多数僧侣眼中,《释量论》已是“天书”,至于五部大论,很多人甚至说不上名称,只有少量格西、活佛能懂。另一为释迦牟尼殿轮值者,在谈及每天的学习时,他很热心地说主要是梵唱诵经,但当问及具体学习些什么经论时,僧人便谈不上来,避开了。这从侧面反映出了寺院的学习情况还是以宗教性的仪式为主,至于学术性、哲学性的经典学习,则显得较为薄弱,唯极少数人能为。
④大宝寺原为噶举派第十世大宝法王主持修建,后被格鲁派改宗,一直成为松赞林寺下辖的活动据点。
⑤向·初称江楚(1924-2010年),中甸县人,乃云登寺走出之著名活佛,曾任云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迪庆州藏医院院长等,为藏医理论、实践、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⑥大佛寺外刻着《龟山大佛寺碑记》及功德名单,其中详述此寺之源流变迁、毁建始末、出资单位等。
①除佛学知识外,还有藏汉语文、藏医、绘画、天文历算、政法、爱国主义教育等课程。
②学院以现代与传统相结合的形式来发展僧才教育。对象主要是初起步之僧人,教授内容多为各宗基本经论、一些佛教常识。其中课程、内容、层次还单一化,尚非高级的、深度的、多维的研修式学院。其中重要原因,是近现代史上各种社会力量对藏传佛教的打击和毁灭,造成藏传佛教信众减少、信仰层次降低以及僧人失去研习藏传佛教经论的条件。目前世界范围内的藏传佛教发展势头虽然强劲,但在诸如迪庆等相对偏远的部分藏区,藏传佛教还是未能恢复元气,走向常态化、高层次化。当然,不排除学僧中也有少量资质很好,所修所学甚久甚深者。
③当时,即使如松赞林寺,也只是少量地位较高的活佛、格西每月有300元的补助,余者基本零收入。
④笔者曾想侧面询问一下捐款的约数,但僧人很警觉,没有,也不可能向笔者透露款项数额。
①笔者进入佛殿后,想仔细参观一下殿中建筑、唐卡、壁画,却因不了解寺中规矩,先从逆时针走入,且未索香点燃礼佛,旋即遭到了僧人的呵斥。笔者连忙退回赔礼道歉,并领取三炷香,投入5元钱,按照僧人所说的规矩绕完佛殿,最后将香插在殿外炉中。
①“藏彝走廊”是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人类学概念,主要指香格里拉境内怒江、澜沧江、金沙江“三江并流”处及周围藏彝民族、文化交汇共存之区域。
①在龟山大佛寺的入门处建有一简易小殿,内中所供神祗为汉族相关民间神。这说明在此片区,居民们已经产生汉藏民俗融合的观念和迹象。
②此处并不针对香格里拉某一寺庙的是非得失,而只是转述当地居民的观点,以做论文分析之用。
①从闲聊中,笔者得知这种面具舞具有原始苯教的祭天祭神元素,也有祈求谷物丰登,来年吉利的美好愿景。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949
引用信息:
[1]闫润清,冯天春.香格里拉藏传佛教之发展现状考究[J].西藏研究,2015,No.151(03):43-51.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