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9 | 20 | 19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文章结合实地考察和文献资料,研究了明代丽江壁画中有关藏传佛教的内容及其历史,分析了丽江藏传佛教壁画形成的背景、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丽江藏传佛教壁画是藏族文化东传的必然结果,是明代木氏土司崇奉藏族文化的体现,是滇、藏、川多民族文化圈互动的一个缩影,它在客观上丰富了纳西族等云南各民族的文化。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on-the-spot investigation,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Lijiang murals of the Ming- dynasty which relates to Tibetan Buddhism in greater detail.It analyzes the background,the historical science value and the place in history about the Lijiang murals.The Li- jiang Tibetan Buddhism murals are of inevitable outcome that the Tibetan culture developed towards east,embodies that the Mu hereditary headman in Ming dynasty believed in Tibetan Buddhism,is a miniature of multi-nationality cultural circle of the areas in Sichuan,Yunnan and Tibet.Objectively, it enriched the culture of Naxi nationality.
①有的著述涉及丽江壁画,如木丽春著:《丽江壁画揭秘》.德宏民族出版社2000年版;赵心愚著:《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杨福泉著:《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民族出版社2005年版。但均没有提到壁画中的藏文题字。
①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青海和硕特部颁发的一道公文称:中甸等地民众“多信奉噶玛、达隆、宁玛、苯教。”说明了明代滇西北地区的藏族、纳西族信仰藏传佛教的情况。载香格里拉县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编:《中甸藏文历史档案资料汇编》,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年7月版,第20页。
③格勒研究员在田野调查中多处提到这种影响。见格勒:《论藏族文化的起源、形成与周围民族的关系》,中山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①此处方位有误.“九河”在丽江县白汉场与大理剑川县之间,故在鸡足山以北.而非鸡足山以南。见噶玛绛村编写:《噶玛噶举师徒与八邦寺》(藏文),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年版.第85页。
[1]丽江县文化局、丽江东巴文化博物院编.丽江白沙壁画[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
[2]中国社科院民族研究所.纳西族简史简志合编(初稿)[Z]:36、39.
[3]木丽春.丽江壁画揭秘[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0:44~45.
[4]张怡荪主编.藏汉大辞典[Z].北京:民族出版社,1985:1565.
[5]陈兆复.关于丽江壁画笔记[A].纳西族社会历史调查(二)[C].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6:81.
[6]云南省博物馆.云南丽江人头骨的初步研究[J].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1977,(2).
[7]赵心愚.纳西族与藏族关系史[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158.
[8]方国瑜.麽些民族考[J].民族学研究,1944,(4).
[9]徐国琼、王晓松译.姜岭大战[Z].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1.
[10]中甸县志[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97:228.
[11]巴卧·祖拉陈瓦.贤者喜宴(藏文)[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6.
[12]松秀清、松永丽摘译.历辈噶举派活佛高僧传[J].中甸县志通讯,1994,(4).
[13][22]历辈噶玛巴法王传记总略·如意宝树史(藏文)[A].中国西藏地方历史资料选辑(藏文)[C].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287~289.
[14]冯智.明代丽江木氏土司与西藏噶玛巴派关系述略[A].茶马古道与丽江古城历史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48~49.
[15]噶玛绛村.噶玛噶举师徒与八邦寺.(藏文) [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229~230.
[16]方国瑜.明十合院墓葬考[A].丽江县政协文史组编.丽江文史资料(第2辑)[C].
[17][18]郭大烈、和志武:纳西族史[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9:393~394、391~392.
[19]丽江府志略·礼俗略·风俗[Z]
[20]杨福泉.纳西族与藏族历史关系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5:270、363.
[21]费孝通.在国家民委民族问题五种丛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民族研究动态,1984(2).
[23]香格里拉县人民政府驻昆明办事处编.中甸藏文历史档案资料汇编[Z].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3:350.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879.41
引用信息:
[1]冯智.丽江藏传佛教壁画及其历史研究[J].西藏研究,2008,No.107(01):60-70.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