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2009, 05, No.117 34-40
论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的发展
基金项目(Foundation): 2008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宋元时期藏区商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WuXBMV-2008-AB-57)阶段性成果之一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宋元时期是藏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促进了当时藏区人口的发展及与周边地区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使人民物质生活大大丰富,为藏传佛教的兴起和发展、民族大融合奠定了基础。

Abstract: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are important period of economic growth in Tibet.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promoted Tibet's population growth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artistic exchanges with surrounding areas. The material life of Tibetan people had greatly enriched and laid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m and nationality integration.

参考文献

[1]黄万伦著《西藏经济概论》,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多杰才旦、江村罗布主编《西藏经济简史》1995年版等一些西藏通史性的著作有涉及到宋元藏区经济问题,多关注宋元时期藏族封建农奴制的形成及其与中原的茶马贸易等问题。目前研究宋元时期藏族经济的学术成果大多以单篇文章居多,宋代藏族经济的研究以汤开建先生的成果最为显著,有《公元11-13世纪安多藏族部落社会经济的考察》,载《西北民族研究》1990年第2期;《宋代甘青藏族人发展及其原因》,载《民族研究》1988年第5期,论述深入细致。此外祝启源著《唃厮啰———宋代藏族政权》(青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一书的第七章有专门讨论宋代藏族经济的部分,涉及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城镇等。研究宋元时期藏区寺院经济的文章有罗莉的《试析西藏封建农奴制下的庄园经济与寺院经济》,载《中央民族大学学报》1997年第5期;东嘎仓.才让加的《唐以来藏族地区寺院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载《民族研究》1992年第3期;论述宋元时期藏区农牧业的文章有柳依的《宋代对吐蕃地区的土地开发》,载《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第4期;仁庆扎西的《元代经营甘青藏区概述》,载《社会科学参考》1985年第l5期等;关于宋元时期藏区手工业的研究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藏区雕塑、绘画手工艺方面;宋元时期藏区商业贸易主要以宋元时期茶马贸易的论文最多,研究也最深入。

[1]参见《中国藏传佛教寺院》、《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西藏王臣记》、《西藏拉萨地区佛寺调查记》、《西藏山南佛寺调查记》、《西藏日喀则那塘寺调查记》、《琼结县文物志》、《吉隆县文物志》等相关记载。

[1](宋)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影印本,2003.

[2][3][10][11][14][38][51](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5](元)脱脱等.金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6]汤开建、杨惠玲.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的数据与统计———兼谈宋金时期安多藏族人口发展的原因[J].西北民族研究,2007,(3):83~93.

[7][17][21][22]达仓宗巴.班觉桑布.汉藏史集[M].陈庆英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6:165~187,165~166、103.

[8]孙怀阳、程贤敏.中国藏族人口与社会[M].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37.

[9][53][58][59](元)脱脱等.宋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5.

[12][15][16][21]大司徒.绛曲坚赞.朗氏家族史[M].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9:73、283、188、96.

[13]觉囊.达热那特.后藏志[M].佘万治译、阿旺校.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4:66

[18]桑杰坚赞.米拉日巴传[M].刘立千译.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27.

[19]巴俄.祖拉陈瓦.贤者喜宴(十八)[J].黄颢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5,(4):35.

[20][35]蔡巴.贡嘎多吉.红史[M].东嘎.洛桑赤列校注、陈庆英等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39、113、120.

[23]东嘎.洛桑赤列.论西藏政教合一制度[J].陈庆英译.西藏民族学院学报,1981,(4):15.

[24](明)宋濂等.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6:462.

[25][40]甲央、王明星主编.宝藏:中国西藏历史文物(第3册)[Z].北京:朝华出版社,2000:62、65.

[26][27][28][29][30][31]廓诺.讯鲁伯.青史[M].郭和卿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5:403、227、312、332、377、379.

[32][44][法国]海瑟.噶尔美.早期汉藏艺术[M].熊文彬译.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52、46.

[33][34][37][41][42][意大利]G.杜齐.西藏考古[M].向红笳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35、44、44、61、61.

[36]达隆.阿旺曲杰达隆教史(藏文)[M].拉萨:西藏藏文古籍出版社,1982:625.

[39]止贡.丹增白玛坚参.止贡法嗣[M].克珠群佩译.拉萨: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77.

[43]宿白.藏传佛教寺院考古[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328、338~363.

[45]王尧、陈庆英.西藏历史文化辞典[Z].拉萨:西藏人民社出版,1998:83.

[46][48]杜建录.西夏与周边民族关系史[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205、206.

[47]史金波.西夏佛教史略[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88:95.

[49]陈悦新.西夏———元的藏传佛教绘画[A].首届西夏学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C].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5:90.

[50]王尧.西夏黑水桥碑考补[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78,(1)

[52][56][57](清)徐松辑.宋会要辑稿[M].北京:中华书局,1987.

[54](宋)苏舜卿.赠太子太保韩公行状[A].苏学士集[C].影印《四库全书》文渊阁本.

[55](清)范能浚辑.范文正公集补编[Z].影印《四部丛刊》本.

[60](明)陶宗仪.说郛三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

[61](宋)曾布.曾公遗录[M].台北:文海出版社,1979.

[62]马金.略论历史上汉藏民族间的茶马互市[J].中国民族,1963,(12).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F129

引用信息:

[1]杨惠玲.论宋元时期藏区经济的发展[J].西藏研究,2009,No.117(05):34-40.

基金信息:

2008年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宋元时期藏区商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WuXBMV-2008-AB-57)阶段性成果之一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