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 | 0 | 15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近代边疆危机内涵下的"西藏问题"是中国革命需要解决的议题之一,国民党治下的国民政府一再错过解决问题的机会,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央人民政府却一举重整在藏治权,驱逐了帝国主义势力,结束了辛亥革命之后中央与西藏地方关系极不正常的状态。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西藏问题"的不同因应,反映了两党在面对相同问题时的不同取向,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政党革命性问题。
Abstract:The “Tibetan Issue” in the context of border crisis in modern China is one of the issues that the Chinese revolution needs to solve, and the academic circle has a lot of research on this.However, there is not much discussion in the academic world, but the problem that cannot be ignored is why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under the Kuomintang has repeatedly missed opportunities to solve the problem, while the people's government under the leadership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has quickly solved related problems, expelled the imperialist forces, and ended the abnorm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ibetan local government after Xinhai Revolution.This paper uses abundant archive materials to compare the different response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nd the Kuomintang to the “Tibet Issue”,explores the different orientations of the two parties when facing the same problem, and the revolutionary problems of the parties reflected behind it.
[1]蒙藏委员会为拟定达赖喇嘛转世掣签征认办法事致行政院呈,1938-10-8[M]//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7).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2757.
[2]吴忠信为拟具入藏任务与组织暨经费意见事致行政院折呈,1939-8-4[M]//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7).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3]董佳,陈佳奇.从美国档案看中共、西南势力与蒋介石的战时博弈[J].中共党史研究,2017(7).
[4]孔庆宗为报西藏设立外交局事致蒙藏委员会电,1942-7-6[M]//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7).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
[5]公安部档案馆.在蒋介石身边八年——侍从室高级幕僚唐纵日记[M].北京:群众出版社,1991.
[6]FO 371/35860,LHASA LETTER FOR WEEK ENDING OCTBER 3RD,1943.3rd Octber 1943[A].英国外交部档案.外交部371/35860,结束于1943年10月3日的拉萨周报,1943-10-3[A].英国外交部档案.
[7]蒙藏委员会驻藏办事处长沈宗濂呈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中正为拟具进藏后工作计划请裁示,1943-12-19[A].藏务(3),国民政府001-059200-00018-001,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8]西南局关于与西藏地方政府谈判条件的意见,1950-5-27[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工作文献选编(一九四九—二〇〇五年)[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9]杨公素.沧桑九十年——一个外交特使的回忆[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9:191.
[10]周美华.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25)[M].台北:“国史馆”,2006:90.
[11]签呈办理西藏与英勾结一案经过及处理此案方针暨办法,1944-9-8[A].关于藏案会议,外交部020-012600-0024,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12]关于西藏派代表赴印购买军火暨英人助藏修路事1944-4-24[A].印度英方售藏军火,外交部020-012600-0001,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13]商讨有关英方售予西藏军火,1944-5-17[A].印度英方售藏军火,外交部020-012600-0001,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14]占领昌都,促使西藏代表团来京谈判,1950-8-23[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3.
[15]关于审查藏文广播问题,1950-5-13[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16]西藏问题解决之途径与热振活佛谈话笔录及对扶助热复位问题意见,1946-4-20[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1),国民政府001-059200-0009,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17]完成民族主义维护国际和平[M]//先“总统”蒋公思想言论总集(21),演讲,中华民国三十六年,台北:“中央”文物供应社,1984:173.
[18]沈宗濂呈西藏政情及对策并附西藏前任摄政热振呼克图函,1946-9-5[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1),国民政府001-059200-0009,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19]西康省主席刘文辉呈请速核定召见热振之代表图岛朗嘉日期,1947-3-11[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2),国民政府001-059200-0010,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20]陈诚呈为求西藏内向意见,1947-3-22[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2),国民政府001-059200-0010,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21]西藏政变续报传热振将遭毒手中央应严电停止军事行动并派兵赴青康藏边境,1947-5-1[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4),国民政府001-059200-0012,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22]Alastair Lamb.Tibet,China & lndia,1914—1950 A History of Imperial Diplomacy[M].Hertingfordbury:Roxford Books,1989.阿拉斯泰尔·兰姆.西藏,中国与印度,1914—1950帝国外交史[M].赫特福德伯里:罗克斯福德图书,1989.
[23]Peter John Brobst.The Future of the Great Game:Sir Olaf Caroe,India’s Independence,and the Defense of Asia[M].Ohio:University of Akron Press,2005.彼得·约翰·布罗布斯特.大博弈的未来:奥拉夫·卡罗爵士,印度的独立与亚洲的防卫[M].俄亥俄州:阿克伦大学出版社,2005.
[24]FO 371/63541,THE INTER-ASINA RELATIONS CONFERENCE,Report by the Sir Abe Bailey Research Professor of British Commonwealth Relations,Dr.P.N.S.Mansergh,O.B.E.,Chatham House Observer at the Conference.New Delhi,April 16th,1947.外交部371/63541,亚洲关系会议,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英联邦关系研究教授安倍·贝利爵士与大英帝国勋章获得者P.N.S.曼瑟博士对会议的报告,新德里,1947-4-16[A].英国外交部档案.
[25]IOR L/P&S/12/1340,From Sir Ralph Stevenson to Foreign Office,9th June 1948[A].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印度事务部 L/P&S/12/1340,拉尔夫·史蒂文森爵士致外交部,1948-6-9[A].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
[26]K.P.S.Menon.Delhi-Chungking:A Travel Dia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47.梅农.德里—重庆:旅行日记[M].伦敦:牛津大学出版社,1947.
[27]IOR L/P&S/I2/4195B,From J.S.H.Shattock,High Commissioner in New Delhi to L.B.Walsh-Atkins,Commonwealth Relations Office,27th October 1948[A].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印度事务部 L/P&S/12/4195B,新德里高级专员J.S.H.沙托克致L.B.沃尔什-阿特金斯,英联邦关系部,1948-10-27[A].英国印度事务部档案.
[28]西藏商务代表团考察案节略,1948-2-5[M]//张羽新,张双志.民国藏事史料汇编(7).北京:学苑出版社,2005:387.
[29]黎吉生.西藏简史[M].李有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所,1979:154.
[30]FO371/63540,A.M.Turner to C.M.Anderson,Cabinet,31st March 1947[A].英国外交部档案.外交部371/63540,A.M.特纳致C.M.安德森,内阁,1947-3-31[A].英国外交部档案.
[31]西藏政府派兵拘捕热振及色拉寺僧徒暴动情形,1947-4-21[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2),国民政府001-059200-0010,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32]陈诚呈控制西藏计划大纲及要图,1947-5-29[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7),国民政府001-059200-0015,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33]英尼两国对热振事件之态度,1947-5-23[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5),国民政府001-059200-0013,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34]绝不容外国侵略者吞并中国的领土—西藏(新华社1949月9月2日社论)[M]//张羽新.和平解放西藏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14.
[35]同意周恩来拟同印度驻华大使会谈的内容,1950-8-14[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0.
[36]对西藏问题任何外国无置喙的余地,1950-10-28[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34.
[37]热振身死内幕热振寺失守藏方发觉热振与中央有通讯机构及英藏联络情形,1947-5-10[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5),国民政府001-059200-0013,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38]热振死状及西藏战况,1947-5-6[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4),国民政府001-059200-0012,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39]张群呈对藏方案及复噶厦打扎电稿,1947-5-24[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5),国民政府001-059200-0013,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40]处理西藏问题之方针,1948-1-3[A].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7),国民政府001-059200-0015,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41]责成西北局担负解放西藏的主要责任,1949-11-23[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4.
[42]改由西南局担负进军及经营西藏的任务,1950-1-2[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6.
[43]关于进军和经营西藏问题,1950-1-10[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
[44]FO 371/41585,LHASA LETTER FOR WEEK ENDING 5TH DECEMBER 1946.5th December 1943[A].英国外交部档案.外交部371/41585,结束于1946年12月5日的拉萨周报,1943-12-5[A].英国外交部档案.
[45]询问向昌都进军的几个问题,1950-8-16[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2.
[46]西南局一九五〇年八月二十日关于攻占昌都的准备工作给毛泽东的报告,1950-8-20[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4.
[47]尽快筹备进军西藏所需高空运输机,1950-8-23[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25.
[48]人民解放军必须进入西藏,1950-10-11[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31.
[49]喜饶尼玛,冯翔.影响西藏“热振事件”走向的真正原因——兼谈国民政府对事件的处置[J].中国藏学,2019(2).
[50]必须恪守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1951-5-26[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51.
[51]德格·格桑旺堆.我率部起义经过[M]//张羽新.和平解放西藏五十周年纪念文集.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1:74.
[52]对藏政策之检讨,1939-8-4[M]//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7).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2771.
①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治藏政策研究,主要有王小彬的博士学位论文:《中国共产党西藏政策的历史考察》,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徐百永:《中国共产党有关西藏政教制度的认知与政策研究》,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7年第4期;徐百永:《中国共产党有关西藏宗教的认知演变与政策研究》,载《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9年第2期。对于国民党的治藏政策研究,如陈谦平:《战后国民政府的西藏政策》,载《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刘国武:《1927—1937年国民政府的对藏政策及接管措施》,载《史学月刊》2004年第3期;喜饶尼玛,冯翔:《“热振事件”与国民政府的因应》,载《中国藏学》2018年第1期。
(1)详情可参见喜饶尼玛,冯翔:《影响西藏“热振事件”走向的真正原因——兼谈国民政府对事件的处置》,载《中国藏学》2019年第2期。
(2)详情可参见冯翔:《旁观者之眼:外媒视角下的吴忠信主持达赖喇嘛坐床》,载《西藏研究》2017年第5期。
(3)黄慕松入藏致祭时,曾提出国防、外交必须收归中央。参见《黄慕松为重申西藏当然为中国领土之一部分及西藏服从中央事致四噶伦说帖》,1934年11月10日,收录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等编《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6册),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2681页。
(4)唐纵:字乃健,湖南省酃县人。1922年考入湖南群治法政学校,1928年初考入黄埔军校第6期,毕业后进入国民政府,从事情报工作。1932年蒋介石于南京成立复兴社,下设特务处,由戴笠任处长、唐纵任书记,成为军统骨干。1936年被派往德国,学习特务活动方法。1938年调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侍从室上校参谋,主管谍报业务。1946年2月出任内政部政务次长,同年3月戴笠搭乘飞机失事身亡,任军统局副局长兼代局长。1949年逃往台湾。
(5)即吴忠信。
(6)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5月6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7)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5月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8)指格桑泽仁。格桑泽仁,汉名王天华,四川巴塘人。幼时入赵尔丰主政川边时设立的巴安县立小学学习,因成绩优秀,不久便升入巡警学堂。后入西康军官传习所,因得不到刘文辉的重用而前往南京。在南京担任班禅翻译,受到戴传贤赏识,成为蒙藏委员会委员兼藏事处处长,并任蒙藏委员会所办的《蒙藏周报》社副社长。后被蒋介石委任为国民党驻西康党务特派员,在巴塘成立西康省防军司令部,引起不满,在刘文辉二十四军的攻击下,被迫撤出巴塘。抗战中积极支持抗战,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组织康藏贸易公司,提出“边疆开发计划”,被选为国民参政会参政员。1946年因病逝世。
(9)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7月14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10)指美国第32任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11)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7月17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12)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7月18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13)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7月24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14)这种所谓“宣传中央德意”的说法,与民国初年北洋政府无力经营西藏时所用托词极为相似。
(15)即上述提及的1934年黄慕松入藏致祭时所提出的主张。
(16)如1940年吴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1944年沈宗濂入藏出任驻藏办事处处长、1946年西藏地方代表团出席国民大会都途经印度,英属印度政府皆想尽一切办法制造事端。
(17)在全面抗战之前,国民政府每年给九世班禅的薪金高达10万法币。1940年,国民政府为吴忠信入藏主持十四世达赖坐床准备了40万法币。
(18)参见《吴忠信先生日记》,1946年9月4日,一般230/5617.1,台北:中国国民党党史馆藏。
(19)西藏地方的代表受印度方面的邀请出席了亚洲关系会议,并在会上使用了英国人匆忙为其赶制的“雪山狮子旗”,遭到中国代表团的强烈抗议,最后印度组织方不得不将西藏地方代表团列入中国代表团之下。但这一事件也充分暴露出西藏地方政府中一部分分裂分子的图谋。
(20)关于此事件的详细记述,可以参见陈谦平主编《西藏百年史研究》(中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版;张皓:《1927—1950年中英两国关于西藏问题的较量与争论》(下册),北京: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
(21)参见热振·益西楚臣:《热振事件中我奔赴祖国内地求援的经过》,收录于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8)》1986年版,第40页。
(22)事实上刘文辉曾提出实力援助热振,“由地方出头,成则国家受功,不成则地方负其过”,建议此事绕过蒙藏委员会,由重庆行辕主任张群和他共同办理,因为“热振及藏中人士对辉甚信任”;同时还提出授予他重庆行辕副主任之职。但刘文辉的个人野心不可能被蒋介石所忽略。之后正在美国访问的重庆行辕主任张群被紧急召回南京商谈藏事对策,而刘文辉则被抛在了一边。参见西康省政府主席刘文辉呈国民政府主席蒋中正为呈西藏政情及对策并附西藏前任摄政热振呼图克图函,1946-7-15,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1),国民政府001-059200-0009,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23)②③ 参见热振·益西楚臣:《热振事件中我奔赴祖国内地求援的经过》,收录于西藏自治区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西藏文史资料选辑(8)》1986年版,第46页。
(24)在印度宣布继承英国留下的殖民权力之前,国民党内部普遍认为与独立后的印度签订友好条约是助力藏事解决的关键一步。参见沈宗濂呈西藏政情及对策并附西藏前任摄政热振呼克图函,1946-9-5,《藏王达札与热振交恶(1)》,国民政府001-059200-0009,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签呈办理西藏与英勾结一案经过及处理此案方针暨办法》,1944-9-8,关于藏案会议,外交部020-012600-0024,台北“国史馆”馆藏档案。
(25)卡罗及其继承者口中的“自治”指的是包含与英国和印度直接交往权的“自治”,而这不过是英国人“缓冲国”战略的翻版。而卡罗的所谓“自治”的定义,曾在1944年得到英国内阁的批准。可参见 FO371/46121,Aide Memoire,B.J.Gould,the Political Officer in Sikkim read out to Kashag,4th December 1944,英国外交部档案(外交部371/46121,艾德备忘录,由锡金政治专员B.J.古德向噶厦宣读,1944-12-4,英国外交部档案)。
(26)黎吉生(Hugh Richardson,1905—2000):早年在牛津大学基布尔学院学习。1930年10月9日进入印度文官系统,之后被派往俾路支省,成为卡罗的下属。1936年7月,他被任命为英国驻江孜贸易代表。1936年至1940年,1946年至1950年,成为英国和独立后的印度驻拉萨代表。我们不应该忽略黎吉生对中国的敌意所产生的影响,黎吉生不仅试图分裂中国西藏,他在印度与缅甸同样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如黎吉生与缅甸的昂山家族关系密切。
(27)即历史上的“驱汉事件”,实际上是驱逐国民政府驻藏人员及部分在藏汉族商民。
(28)印度政府于1950年10月21日向中国政府递交了一份抗议的备忘录。参见梅·戈尔斯坦著,杜永彬译《喇嘛王国的覆灭》,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626—627页。
(29)拟定的方案为:1.在兵力拓遣上,拟以一个军去,唯在开辟时则准备以另一个师临时加强之。在康藏两侧之新青两省及云南邻界各驻防兄弟部队,如可能时则予以协助。2.拟定以二野之十八军担任入藏任务,以张国华为统一领导的核心。3.拟请由十八兵团在经营西康部队中,指定一个师随同十八军先期进入西康之西部。四、望中央情报局和新、青、滇省供给有关康、藏情报。参见《刘伯承邓小平一九五〇年一月八日关于进军西藏问题致电中央并毛泽东》,1950-1-8,收录于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等编《毛泽东西藏工作文选》,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0页。
(30)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5月9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31)参见《蒋介石日记》,1943年7月18日,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手抄本。
(32)相当于藏军的团长。
(2)“西藏问题”:本文中的“西藏问题”是指近代历史上,在帝国主义侵略与干涉下,近代中国边疆危机内涵下的“西藏问题”,而非今天语境下的“涉藏问题”。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D633
引用信息:
[1]冯翔.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对“西藏问题”的不同因应——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与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之际[J].西藏研究,2021,No.188(03):53-64.
基金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