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v emailalert searchbtn searchbox tablepage yinyongbenwen piczone journalimg journalInfo searchdiv qikanlogo popupnotification paper paperNew
1996, 01, 51-58+78
略述阿琼南宗宁玛派尼姑寺的宗教文化
基金项目(Foundation):
邮箱(Email):
DOI:
摘要:

关键词:
Abstract:

KeyWords:
参考文献

①“坎布拉”系藏语,意为“康巴之园”,为当地一大部落之称谓。据史料记载,坎布拉部落最早来自康巴藏区的努氏( )家族,努氏族为吐蕃王朝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时期王室父臣六族之一。由于以努氏家族的三兄弟为主的信徒从康巴藏区迁徙于安多藏区,即今天以阿琼南宗为中心的坎布拉地区,由于此地四面环山,恰似一园,故名“坎布拉”。此部落今日已发展为五个部落,一般统称“坎布拉五部”()。“坎布拉十八宗”()是坎布拉境内的十八座奇山怪峰,认为是原始神灵拉、鲁、赞的化身,并分为上、中、下各六宗。上为白色“拉”六宗,即内宝宗(峰顶有天池)、果有宗、巴新宗、查曲宗、觉摩宗(也称“阿宗”)、达宗;中为红色“赞”六宗,即拉玉宗、贡布宗、阿琼南宗、俄宗、德结宗、扎玛桑格宗;下为蓝色“鲁”六宗,即目宗、诺宗、赛姆宗、夏宗、拉宗、索宗。这十八座朱砂砾岩,丹红如霞,掩映在苍翠林木中,景色十分秀丽,已成为藏传佛教各教派的修行地和国家森林公园。

②“阿琼南宗”是一座陡岩峭壁的奇山。此山有三个峰顶,犹如“三股金刚”直插云霄。横贴其前的另一座山崖,充当其山门,又酷似藏文字母“阿琼”()字,故名:“阿琼南宗”。它与今青海省海东地区平安县境内的“夏宗”,乐都县境内的普拉央宗和海南州兴海县境内的“智格哲宗”组成藏传佛教在安多藏区的四大著名圣地,同称“安多四宗”。

③引自拙著诗刊稿《阿琼南宗尼姑寺的形成、发展及其影响》

④见《底吾宗教源流》,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6月版,第390页。

⑤拉隆贝吉多杰认为自己有“杀人罪”,便与“三贤哲”保持一定的距离,自居“俄宗”。

⑥见旦增编著《历代古浪仓传》,甘肃民族出版社1994年6月版,第258页。

⑦见④第391页。藏学界对喇钦贡巴饶赛的出生地说法不一,但史书多载喇钦为康区人。笔者认为这里的康似为以阿琼南宗为中心的“坎布拉”()。

⑧见⑥第261页。

⑨以各种法力著称的“尖扎地区十方十忿怒”主要有措卡玛多尔、扩萨堂特班、洛库特增、古浪阿久亚玛美布、玛干尼玛特道、嘎哇梅朵切遍等。

⑩热贡八大成就地的主要弟子有博吉嘉巴香曲三华、曲道尼玛考洛、东巴沃地香布,以及帕巴勒超大师等密宗大成就者。

(11)[美]斯特伦《人与神》(宗教生活的理解),金泽、向其敏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序。

(12)久扎曲扬多杰(1875─1932),为尖扎地区著名的宁玛派活佛。十六岁时被复玛尔巴誉为“古浪神童。”清未被封为“呼图克图”,在藏区颇有影响。十三世达赖喇嘛封他为“调解藏汉事务活佛”。1917年北洋政府又封他为“管理古系宁玛佛僧古浪大喇嘛”,成为青海等地的政教领袖。这位德高望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大活佛,在自己的家乡亲自创办工厂,兴建医院等,将科学技术引进本地,深受人们崇敬。

(13)(14)(15)(16)尕藏加著《人类奥秘大开放》(藏传佛教密宗),中国社科出版社1994年版,第39页,第140页,第108页,第151页。

(17)由于阿琼南宗尼姑寺地处偏僻的山林地带,交通不便,几乎没有什么经济来源,尼姑的衣、食、住均由尼姑个人承担。因此,尼姑寺没有资粮每年举行“千供”仪轨。

(18)吕大吉主编《宗教学通论》。中国社科出版社1989年版,第 299页。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B94

引用信息:

[1]德吉卓玛.略述阿琼南宗宁玛派尼姑寺的宗教文化[J].西藏研究,1996(01):51-58+78.

基金信息:

检 索 高级检索

引用

GB/T 7714-2015 格式引文
MLA格式引文
APA格式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