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6 | 26 | 16 |
下载次数 | 被引频次 | 阅读次数 |
清代用兵西藏是清治藏方略的重要内容,驻兵是用兵之后清政府在西藏进一步开展政治、军事工作的继续与发展。文章宏观地分析和研究了这一重要历史进程及其特点和影响,认为清代用兵驻兵西藏是清政府管理西藏地方过程中形成的一项制度,直接体现了清朝对西藏行使主权的力度和层面,其意义深远。它保卫了边疆、巩固了国防、安定了西藏、推动了西藏地方对中央政府的向心力,促进了西藏地方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积极发展,为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作出了重要贡献。
Abstract:①《清圣祖实录》卷281,第1~3页。
②《西藏通览》,转引自牙含章《达赖喇嘛传》第42页。
③丹珠昂奔主编《历辈达赖喇嘛与班禅额尔德尼年谱》,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版,第210页。
④《清圣祖实录》卷284,第1~2页。
⑤《清圣祖实录》卷286,第23~26页。
⑥牙含章:《达赖喇嘛传》,人民出版社1984年9月版,第43页。
⑦张羽新:《清政府与喇嘛教》,西藏人民出版社1988年9月版,第300页:《平定西藏碑文》。
⑧《清圣祖实录》卷286,第25~26页。
⑨《清圣祖实录》卷291,第11~12页。
《清世宗实录》卷52。
清朝曾于1707年(康熙四十八年)派遣侍郎赫寿入藏,“协同拉藏(汗)办理事务”,这被认为是清朝设置驻藏大臣的先声。
《清世宗实录》卷75,第18~19页。
张羽新:《清朝治藏典章研究》,中国藏学出版社2002年12月版,第1057页,见《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第十三册。
同上书。
《清世宗实录》卷72。
《清高宗实录》卷356。
同上书。
《清高宗实录》卷387。
《清高宗实录》卷1333。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六月二十七日,《和王申等遵旨议复藏地善后事宜十九条折》,见《一史馆藏宫中朱批奏折》。
《清高宗实录》卷1387。
《卫藏通志》卷12;《钦定廓尔喀纪略》卷47。
《清仁宗实录》卷91。
同上书。
光绪二年(1876年)润五月乙亥:《清德宗实录》卷33。
光绪八年(1882年)三月己亥:《清德宗实录》卷144。
宣统三年(1911年)三月丙午:《宣统政纪》卷50。
《清仁宗实录》卷147。
《清宣宗实录》卷407。
同上书。
《景纹驻藏奏稿》第43页。
《清季筹藏奏牍》第一辑,《丁宝桢奏牍》第3~4页。
《清代藏事辑要》(一),第461~462页。
《清文宗实录》卷155。
咸丰五年(1855年)五月十六日,“赫特贺奏报廓尔喀复占边地拟定断牌八款饬令遵断撤兵情形折”,见《一史馆藏军机处录副奏折》。
该约内容共十款,主要内容包括:西藏年付廓尔喀馈金一万卢比。对廓尔喀商民,西藏不抽商税、路税及他项税捐。西藏和廓尔喀互相归还所俘人员和所劫财物。廓尔喀撤走布朗、绒辖、吉隆、宗喀、聂拉木、达尔结岭、拉孜各地的驻兵。廓尔喀派高级官员一员驻拉萨。廓尔喀准在拉萨开设店铺,任便售买各种物品。拉萨辖区内廓尔喀商民或加德满都回民如有争执,不容西藏官员审讯;西藏民人与廓尔喀民人如有争执,两方官员会同审讯;西藏民人罚款,归西藏官员,廓尔喀商民及回民罚款,归廓尔喀官员。双方应互交逃犯。西藏民人劫夺廓尔喀商民财产,西藏官员应予查究,责令归还原主。倘该犯不能归还原物,西藏官员令其立下甘结,限期偿还。廓尔喀民人劫夺西藏商民财产,廓尔喀官员应予查究,责令归还原主。倘该犯不能归还原物,廓尔喀官员应令其立下甘结,限期偿还。
《西藏奏疏》卷1,第53页下。
《拉达克王统记》(藏文本),西藏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88页。
《西藏奏疏》卷1,第54页上。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十二月二十日,“耆英等奏英使德庇时请于西藏定界通商业经正言拒绝折,”见《筹办夷务始末》(道光朝)卷77;《元以来西藏地方与中央政府关系档案史料汇编》第948页。
《筹办夷务始末》卷78,第3123页。
乾隆五十九年(1789年)六月二十七日,“和王申等遵旨议复藏地善后事宜十九条”,见《一史馆藏宫中朱批奏折》。
道光二十四年七月,琦善等奏,见《清宣宗实录》卷407。
松筠:《西招图略》,西藏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23页。
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九月二十五日,“谕达赖喇嘛嘉其为进藏兵丁筹办口粮事”,见《一史馆藏内阁杂册》,同见《汇编》第628页。
吴燕绍:《西藏史大纲》,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1993年,第822页。
清军在西藏建有10多座关帝庙,除了至今尚存的拉萨磨盘山关帝庙之外,见于记载的还有:(一)拉萨北郊扎什城关帝庙(即今娘热路扎基寺遗址,见于《磨盘山新建关帝庙碑》记载)。(二)拉萨城东南方向的关帝庙。据《卫藏通志》载:“拉撒(拉萨)东南噶勒丹寺相近”,“与大小昭寺相似,内供关帝君像。”(三)后藏扎什伦布寺旁的关帝庙(为康熙年间平定西藏后所建)。(四)山南泽当关帝庙(位于泽当镇西边,东南靠贡布日山,北临雅鲁藏布江岸,为18世纪留居当地的汉民所建)。(五)藏北嘉黎关帝庙(康熙年间清朝绿营兵丁常驻嘉黎,此庙为清军所建)。
基本信息:
DOI:
中图分类号:K249;K281.4
引用信息:
[1]冯智.清朝用兵驻兵西藏制度的形成、发展和影响[J].西藏研究,2005(02):7-16.
基金信息: